《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首页(表格式).doc

《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首页(表格式).doc

ID:53122269

大小:6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1

《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首页(表格式).doc_第1页
《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首页(表格式).doc_第2页
《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首页(表格式).doc_第3页
《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首页(表格式).doc_第4页
《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首页(表格式).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学》课程教案首页(表格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教案首页课程《工程测量技术》班级周次星期节次课题第一章测量基本知识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概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测量学的基本知识,测量学的特点,以及学习测量点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测量坐标系的建立;测量的基本工作和测量的基本原则难点:理解大地水准面的概念,高斯直角坐标系组织教学课堂教学2学时复习旧课讲授新课(教学手段、师生活动设计)课堂内容:1、测量学概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面点位的确定(1学时)2、用水平面代替水准的限度,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1学时)课后总结:1、测量上坐标系及高程系的建立2、地球曲率

2、对距离的影响可忽略,对高程的影响则要加以考虑3、测量工作的基本组织原则4、大地水准面的概念布置作业参考书教具教材、讲稿Ch1测量基本知识§1-1测量学的任务与作用一、定义: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学科。二、分类(按研究的范围和对象的不同)1、大地测量学研究地球表面大区域点位测定以及整个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测定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它分为常规大地测量和卫星大地测量。2、普通测量学研究地球表面局部地区的地貌及人工构造物将其测绘成地形图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科学。3、摄影测量学利用摄影或遥感技术获取被测地表物

3、华的信息(影式或数字),进行分析处理,绘制成地形图或数字模型的学科。4、工程测量学研究工程建设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各阶段进行的测量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5、制图学研究将地球表面的点,线经过投影变换后绘制成各种不同要求的地图、海图的学科。三、任务1、测绘通过点位的测定,将地物和地貌绘制成图,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2、测设将设计图上的工程构造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①仪器测绘上的变革(全站仪、GPS、3D激光扫描);②3S技术;③3S技术,GIS、GPS、RS北约对南联盟的军

4、事打击中,以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支柱的测绘高新技术日新月异。Geomaties地球空间信息学。发展:①电子仪器,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处理贮存与输出;②数字化成圆系统,(航测与全站仪,成圆周期短,劳动强度小,图纸精度高。)§1-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最高珠穆朗玛峰8848.13m,最低马里亚纳海沟11022m(R地=6371km)海水占71%设想海水所覆盖的形华看作地球总的形状一、水准面设想以一个静止不动的为水面延伸穿过陆地,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其特性是与铅垂线处处垂直。二、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海

5、水面的那个水准面。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不能作为绘图和计算的投影面。三、旋转椭球华非常接近大地水准面,可用数学式表达的几何形体来代表地球的总形状,它由一椭圆绕其短半轴b旋转而成。§1-3地面点位的确定一、坐标系统1、地理坐标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天文地理坐标——大地水准面上,由天文测量的方法测定大地地理坐标——旋转椭球体,由大地测量数据推算得到2、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点是球面上的,须展绘在平面上。1)高斯投影从0°子示线起,每隔经差6°自西向东分带,称为6°带,带号N1~60。中央子示线经度2)坐标(13号~23号带)我国位于

6、北半球,x为正,y为正有负,规定将每带的坐标原点向西移500km,横坐标前加注投影带的带号。如B点位于20带,其真正横坐标则3、平面直角坐标局部范围内,把测区的球面当作平面看低X轴指向北方象限顺时针划分三角函数的公式符号不变二、高程系统青岛验潮站求得黄海平均海水面——大地水准面(1956年黄海高程系)1987年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标准基点H=72.260m绝对高程;地面点至高程基准面的铅垂距离。相对高程:地面点至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蹁高差:地面上两点间的高程之差,称为高差§1-4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球面上的点展绘

7、在平面上将产生变形。在实际测量中,在一定的精度要求和测区面积不大的情况下,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将小范围的地面图形通过正射投影直接描绘在平面上,讨论多大范围,地球曲率对角度,距离,高差的影响。一、对水平角度的影响球面△内角和比平面△内角和大、即为地球曲率对角度的影响。当A=10km2=A=100km2=A——地面△面积;R——地球曲率;二、对距离的影响A、B为水准面上的两点,其距离为孤长D,所对圆心角过A点作一平面,则AB在水平面上的距离为,两者之差作为地球曲率对距离的影响当D=10kmD=8mmD=25kmD=12

8、8mmD=50kmD=1026mm在半径为10km的范围内,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距离产生的影响忽略不计。三、对高差的影响A、B位于同一水准面上,其高程相等(变差为零),B点投影到水平面上得点,即为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高差的影响。当对高程而言,即使是很短的距离加以考虑§1-5测量工作概述一、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测量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地面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