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温线弯曲问题的判读技巧.doc

等温线弯曲问题的判读技巧.doc

ID:53133084

大小:58.08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1

等温线弯曲问题的判读技巧.doc_第1页
等温线弯曲问题的判读技巧.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等温线弯曲问题的判读技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等温线弯曲问题的判读技巧等温线平直表示影响气温的因素单一,如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影响气温的因素是太阳辐射。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气温影响因素的多样性,除太阳辐射外,还有洋流、地面状况、大气环流等,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使等温线发生弯曲变形。那么,这些因素使等温线向什么方向弯曲,以及如何根据弯曲方向判断其主要影响因素,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考查的热点。一、口诀法口诀:“一陆南”,谐音记忆为“一路难”。即一月份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凸,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此外,还有“七陆北”、“一海北”、“七海南”等口诀。此方法主要运用于海陆分布引起的等温线弯曲问题,由于其便于记忆,运用方便,并且无须考

2、虑南北半球问题,所以掌握此方法能迅速准确地解决相关问题。例1:已知图一是1月份等温线分布图,问A、B两地何处为陆地,何处为海洋?此类题目,无论如何变化,究其实质,无非两种类型:一是给出时间条件求地点,二是给出地点条件求时间,无论哪一类问题都可以用“一陆南”口诀解决。此题按常规方法解答比较麻烦,需要分南北半球两种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比较A、B两处相同纬度上两点的气温高低,来判断海陆分布情况,而且还需要考虑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的问题,如果学生的头脑稍微不清醒就很容易出错。如果利用口诀“一陆南”,能快速准确地找到答案:1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凸,显然A为陆地,B为海洋。第二类问题“已知A为陆地,B是海洋,判

3、断此时为几月份?”仍然可用口诀“一陆南”,快速得出此时为1月份。二、规律探索法此法运用范围较广,可以应用于受洋流、地势、地面状况等因素影响而引起的等温线弯曲问题。等温线弯曲分布有如下一些规律:影响因素与同纬度地区气温比较等温线弯曲状况暖流(寒流)经过气温高(低)向高(低)纬凸地势低(高)气温高(低)向高(低)纬凸大陆夏(冬)季气温高(低)向高(低)纬凸海洋冬(夏)季气温高(低)向高(低)纬凸由此可总结出等温线弯曲分布有“高高低低”规律,即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反之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气温偏高;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气温偏低。例2:在我国1月份气温分布图上,判断青藏高原

4、、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温高低。从图中可以看出:1月份0℃等温线东部大致与秦岭--淮河一致,西部沿青藏高原东南部边沿明显地向低纬凸出,根据“高高低低”的规律可知,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4℃等温线在四川盆地向北弯曲,8℃等温线在云贵高原向北弯曲,即向高纬弯曲,说明冬季气温较我国同纬度地区偏高。利用这一规律还可以验证口诀法的正确性:1月份,北半球大陆气温低,故向低纬凸,即向南凸,南半球大陆气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凸,也是向南凸,因此无论南北半球,“一陆南”口诀都适用。三、作辅助线法此法适用范围很广,它不仅可以解决由于各种因素而引起的等温线弯曲问题,还可以拓展到解决其他一些等值线的弯曲问

5、题。例3:如图二海平面等温线分布图,甲<乙<丙,要求判断洋流L性质。可依以下步骤:1、设L与等温线乙相交于a点,则a点温度为乙;2、作a点切线与等温线甲相交于b、c两点,则b、c两点温度为甲;3、显然a点温度高于b、c(因乙>甲),即a点有暖流经过(增温)。此法初看之下似乎很复杂,实际运用起来非常方便。不仅如此,它还可以用来判断山脊线、山谷线,以及2002年高考中关于等盐度线的弯曲之类的问题。例4:如图三(等高线分布图),要求判断虚线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可依据以上方法作辅助线与等高线相交于b、c,如果a<b、c,说明此处中心高度小于两侧高度,故为山谷;如果a>b、c,则中心高度大于两侧高度,

6、故为山脊。例5:(2002年高考题11题)如图四,要求判断影响等值线向外凸的主要因素。此题首先必须判断Q点海域与外海的盐度高低,可以根据方法三判断,过Q点作切线交等盐度线于b、c,显然b、c盐度大于Q点,说明Q点由于某种原因而使该处的盐度降低,再联系此处为长江入海口,则可以判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原因是径流。(本文发表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年第4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