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ID:5325311

大小:140.52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8

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_第1页
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96·JOURNALOFN内E/J江IA师N范G学N院oR学M报ALUNIVERSITY第25卷(增)·(2010)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郑小艳(内汪二中,四川内江641000)摘篓:中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有以下途径:一要形成宽松的支持性氛围,二要调动学生潜在的主体性能量,三要发展鲜明的个体性素质,四要拓展灵活的创造性思维。关键词:中学生;创新能力;个体素质;刨造性思维中图分类号:G63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785(2010)S1一O296—0z所谓创新,就是求异。就是要创造出不同于

2、现有的东西,教学的主人。只有使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推陈出新。创新能力就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动中,突出师生互动,注重学生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也就是创造新东西的能力。从一般意义上讲,创新能力包含才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创设氛围、提供条件。三个基本要素:创新激情、想像能力和科学精神。刨新激情1.参与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把自己视是创新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动力,没有创新激情创新就没有为教学的组织者.而不是。操纵者”;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前提;想像能力是创新的潜力空间,它为创新开辟各

3、种可能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要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的前景,没有想像能力,墨守成规,也不可能有重要的创新;主导思想支配下的开放型教学模式。其次,教师要注意搭建科学精神是创新的实现空间,没有科学精神,创新就可能失好学生参与教学的舞台,不断激发和弓l导学生的学习需要,去现实性,同样不可能结出创新的成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比如:对一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实较为浅易的教学内容,要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学践探索,我谈点看法和体会。习、解疑加以掌握;对教材中有一定难度的

4、内容,要多采用师一、形成宽松的支持性氛围生讨论的办法加以解决。要提倡和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不教师、学生、家长以至全社会都有一种潜意识:学生应该同的看法,对学生主动探索的表现,教师应给予积极评价,让听从教师,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教师应该管住学生,不能他们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使他们有创新的体会。总之,课管住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堂上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关注他们所掌上交流意见,甚至不在平等的水平上探讨科学知识。显然,握的知识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还是自己主动探究而获得的。这种课堂氛围压抑甚至

5、扼杀了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营造2.合作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平授和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信息传等、民主、尊重、理解、关注、赏识的人际关系,使学生身心愉递和情感交流中思想的碰撞、新信息的获取。比如,有的教悦,有“安全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学生的思维才可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课堂上以小组成员合作能敏捷,他们才可能去探索、去创造,真知灼见、创新火花才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奖励为会进发。依据,

6、师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反馈、倾听、激励,大大比如,教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时,教师有针对性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地创设一个氛围,提出“父母私拆子女的信件是应该的吗”这三、发展鲜明的个体性素质一问题,让学生组成正反双方,他们“唇枪舌剑”在规定的情传统教育的通病是过分讲求整齐划一,而忽视学生的个景下进行辩论。通过辩论,既培养了学生摆事实、讲道理,坚性。事实上,一个人的个性与创造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营造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又培养了学生进行创造活动学生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是开发学生

7、创造力的一所必不可少的竞争与合作精神,更培养了学生分析新情况、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青少年的个性特长,乃至创新能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力,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兴趣的力量是极其巨大的,它可=、调动潜在的主体性能量以使人废寝忘食地工作,它可以使人把毕生精力献给他所热尽管早就提倡启发式教学,但目前课堂教学还有很多不爱的工作。可以说,“兴趣爱好一个性特长一创新能力”是培尽人意的地方。教师老是唱主角,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怎么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可行之路。能产生创新激情?更不会形成创新能力所必备的素质。实个性特长的培养,既要得益于课堂教

8、学,又要得益于课际上,学生是学习目标的实现者和成功者,他们理应是课堂外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环境。其收稿日期:2009—12-24作者简介:郑小艳(198O一),女,四川隆昌人,内江二中中学初级教师。第25卷(增)郑小艳: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297·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决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