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对农村家庭的影响

人口流动对农村家庭的影响

ID:5325710

大小:724.1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08

人口流动对农村家庭的影响_第1页
人口流动对农村家庭的影响_第2页
人口流动对农村家庭的影响_第3页
人口流动对农村家庭的影响_第4页
人口流动对农村家庭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口流动对农村家庭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社会治理与建设人口流动对农村家庭的影响罗小锋(福州大学社会学系,福建福州350108)【摘要】文章基于对34个农民家庭的质性研究,从制度、结构和家庭三个层面分析了农民家庭离散化的成因及其表现形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离散化农村家庭的维系问题。从家庭结构看,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外出流动对家庭结构造成了冲击,农民家庭呈现出离散化状况;从家庭关系看,家庭成员的离散化并没有导致家庭成员关系的疏离,流动农民家庭依然保持与亲属组织的密切关系。【关键词】人口流动,0农民工;流动民工家庭;农民家庭离散化;核心家庭

2、;留守家庭成员【中图分类号】C924.24;C9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997(2010)06—0060—08一、研究缘起与相关文献述评农民工对家庭的经济支持取代了共同生活成为家庭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启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得以构成的基础条件之一(李强,1996)。[2]f,77~有研动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在这个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究基于对河北翟城村的调查。从宏观制度变迁和微现了一个被众多人所关注的群体——农民工。农观人口流动两个方面探讨了分离的核心家庭的形民工是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从20世纪80年代成及其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3、:在分离的核心家庭中后期开始,农民大规模地从落后的农村地区进中,缺乏一种正常的家庭生活,情感和性的功能被人发达城市、从内地来到沿海,这种大规模的乡一置于次要地位,甚至被看作一种可有可无的事,而城跨区域流动现象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经济的功能成为首要的,因此家庭的维系与其说是农民外出流动不可避免地会对其家庭包括家庭的一种夫妻情感的维系,不如说是生存压力与传统伦结构、家庭成员的关系以及家庭功能的正常运转理道德的维系(潘鸿雁.2005)。【3j造成影响。另有研究认为,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分散流动关于农民流动对家庭影响的研究还不多见.和生产、人口

4、再生产的城乡分隔,使得农村家庭出已有的研究多散落在其他主题的研究中。已有研现“离散化”现象..作者指出,尽管农村劳动力的分究围绕着两个主题进行:(1)研究农民家庭离散化散流动给家庭的功能造成了障碍,但尚无充分证的成因及影响。有研究通过对分散资料的甄别利据证明离散化已导致家庭出现结构性破损,原因用,从乡村社会的角度考虑了农民流动的非经济在于传统文化为处于离散化的农民提供了维系家意义,该研究认为农民流动对农村的婚姻及家庭构庭的动力,如家庭本位的价值观念对家庭成员义成了强烈的冲击,导致一些地区农村婚姻和家庭务的强调以及传统性别角色对“男主外、女

5、主内”的解体(张玉林,2006)。1100(2)农民丁家庭的维系研分工模式的强调为维系离散状态的家庭提供了重究。如李强通过个案研究归纳了农民1二的家庭模式.要的文化资源(金一虹,2009)l4l【金一虹认为,他认为,农民工分居的家庭之所以仍然稳固,是因为农民大规模持续的流动.在个体层面造成人的原收稿日期:2010—12—10作者简介:罗小锋(1977一),男,福建长汀人,社会学博士,福州大学社会学系讲师,研究方向:家庭社会学。基金项目:福州大学科研启动项目:农民流动与性别平等研究和科技发展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SKY02)农民工流动与性

6、别关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一60—《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社会治理与建设子化、碎片化,在社会组织和关系层面则是家庭的离散化、亲属网络的碎片化和人的拆分式再生产;造成农民家庭离散化的并非只有体制因素,还有市场、家庭制度以及它们和体制因素的交互作用(金一虹,20l0)。’纵观上述研究,我们发现,已有研究在探讨农圈2民家庭离散化的原因时。分析了宏观的制度性因素如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也分析了微观人口流会折射出宏观社会的变动。如前所述,农民工家庭动原因,然而鲜有研究从家庭的角度进行分析,少是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的,是有研

7、究考察导致农民家庭离散化的结构性因素:社会变迁的产物;同时它也是农民家庭的理性选在分析流动民工家庭的维系时,已有研究多强调择。农民家庭离散化背后既有宏观的因素,也有微经济因素的作用,忽略了情感及其他因素的作用。观家庭因素,还有产业分工格局的结构性因素。二、研究设计本研究从家庭现代化理论视角出发.探讨工业(一)概念界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家庭。家庭现代化理论认1.流动民5E(migrantlabor)。学界很多研究把流为,社会的工业化、现代化会导致家庭规模的小型动民工翻译为农民工,笔者认为“农民工”并没有化,家庭结构的核心家庭化,夫妻关系

8、平等化,宗亲把握“流动民工”的全部内涵,因为“流动民工”的和姻亲区别的缩小,亲属关系松弛等(李银河,特征首先是流动,其次是“农民”身份与“_丁”这个2010)。现代化理论认为,工业社会的生产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