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海域波浪能资源特征分析

北大西洋海域波浪能资源特征分析

ID:5326648

大小:1.08 M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8

北大西洋海域波浪能资源特征分析_第1页
北大西洋海域波浪能资源特征分析_第2页
北大西洋海域波浪能资源特征分析_第3页
北大西洋海域波浪能资源特征分析_第4页
北大西洋海域波浪能资源特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大西洋海域波浪能资源特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O卷第6期海洋预报Vo1.30,NO.62013年12月MARINEFORECASTSDec.2013DOI:10.11737/j.issn.1003—0239.2013.06.008北大西洋海域波浪能资源特征分析庄卉,郑崇伟,贾本凯。,郭随平(1.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江苏南京211101;2.92538部队气象台,辽宁大连116041;3.91967部队,河北邢台0541001摘要:利用来自ECMWF的ERA.40海浪资料对北大西洋的波浪能资源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方法可为我国的波浪能资源评估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如下主要特征:(1)北大西洋蕴藏着丰富的波浪能,波浪能流密度的大值区

2、常年位于冰岛南部及西南部海域;(2)整个北大西洋能流密度大于2kW/m出现的频率较高,基本都在90%左右;(3)在北大西洋,涌浪的能流密度比风浪能流密度更为稳定,低纬度海域的波浪能流密度比中高纬海域更为稳定。充分依据涌浪具有能量大、稳定性好等优点,在该海域进行海水淡化、海浪发电等波浪能资源开发工作,有利于缓解人类能源危机,将具有广阔前景。关键词:ERA.40海浪资料;波浪能;能流密度;稳定性中图分类号:P74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0239(2013)06—0045—05值区位于西沙地区沿岸、福建海坛岛以北、台湾、浙1引言江中部、渤海海峡。游亚戈等憎指出南海为我国海域的波

3、浪能资源相对富集区,渤海较差,但即使在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都面临能源危机的今在贫乏的海域,波浪能也能够为观测标提供充足的天,发展清洁能源是众多发达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电量。本文主要分析了北大西洋波浪能的特征,可所采取的共同战略之一。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为波浪发电的选址提供参考。在环境和资源严重能、海洋能等。目前,太阳能和风能的开发利用已困扰人类的今天,波浪能的开发利用是海洋界越来逐步走向产业化、规模化,而海洋能则处于探索阶越关注的焦点,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段,海洋能包括波浪能、潮汐能、温差能、海流能、盐差能等。据估算,世界海洋能蕴藏量为750多亿千2资料简介瓦,其中波能占了很大一部分。海洋

4、能是一种无污染、可再生、储量大、分布广、不稳定、利用难的能ERA一40海浪资料来自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源-z。褚同金[31指出,在盛风区和长风区的沿海,波(ECMWF——Eur0peanCentreforMedium—Range浪能流密度一般比较高;任建莉等H利用大量的实WeatherForecasts)。ECMWF与全球众多国家具有测波高,对浙江嵊山海域的波浪能资源进行评估,合作关系,实测数据能广泛共享,并通过VSAT卫星研究发现该海域的波浪能流密度在0.5—8.8kW/m,气象水文数据通信网实现数据共享。其范围覆盖2kW/m以上的能流密度出现频率为60%左右,有全球海域,时间范围从1

5、957年O9月01日00:00时一利于波浪能资源的开发;王传岜利用1960---19692002年08月31日18:00时,时间分辨率为6h,空间年的海洋站观测波高和波周期,计算了我国沿岸的分辨率为1.5。×1.5。。ERA一40海浪资料精度较高’,波浪能流密度,发现我国沿岸理沦l吱动率为7.0~10kW,且该资料将风浪、涌浪进行分离,由于目前的海浪还发现我国沿岸波浪能流密度的分布很不均匀,高资料多为混合浪,ERA一40海浪资料成为将风浪、涌收稿日期:2012—11-26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一Yw—Q11—03)作者简介:庄卉(1962一),男,江苏南

6、京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军事气象水文保障。E—mail:zhuanghui83O291@163.eom6期庄卉等:北大西洋海域波浪能资源特征分析49纬海域更为稳定。充分依据涌浪具有能量大、稳定性好等优点,在该海域进行海水淡化、海浪发电等,,为样本(即波浪能流密波浪能资源开发工作,有利于缓解人类能源危机,度),为波浪能流密度的平均值。将具有广阔前景。涌浪能流密度的变异系数(a2一e2)和混合浪能参考文献:流密度的变异系数(a3一e3)(单位:kW/m)。由图4可以看出,无论哪个月份,涌浪能流密度【1】郑崇伟,周林.近10年南海波浪特征分析及波浪能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2,33(8):

7、1349—1356.的变异系数均远远小于风浪能流密度,也就是说,【2】郑崇伟,潘静,田妍妍,等.全球海域风浪、涌浪、混合浪波候图涌浪能流密度的稳定性更好,在涌浪占主导的海域集[M],海洋出版社,2012.更适合波浪发电。混合浪能流密度的变异系数与【3】褚同金.海洋能资源开发利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涌浪较为接近。无论风浪、涌浪还是混合浪能流密【4]任建莉,罗誉娅,钟英杰,等.波力资源分析系统的实现及波能度的变异系数,均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