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种子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

我国种子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

ID:5343076

大小:377.3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8

我国种子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_第1页
我国种子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_第2页
我国种子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_第3页
我国种子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国种子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专题论述2010.10摩业确圭IL我国种子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钱虎君杨镒铭施超杜文丽宋云攀(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苏南京210095)摘要:种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种子产业科技进步的基本力量和决定性因素。制约种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是科研机制滞后于产业的发展,种子科研与开发长期脱节,种子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种子企业高素质人才缺乏。加快种子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主要对策是营造有利于种子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快种子科研体制改革,确立种子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提高种子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加强企业研发

2、机构、创新平台建设,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方式增强种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要加强种子企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关键词:种子企业;自主创新;制约因素;对策;政策环境;战略联盟种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种子产业科技进注册的外商投资农作物种子企业已有70家左右。这些步的基本力量和决定性因素,其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公司大多选择蔬菜、花卉、棉花等经济价值比较高,且不仅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促进种掌握核心技术的作物种子进行开发。现阶段我国种子子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决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

3、制约我国民族种业发展定性作用。国务院在“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的一个关键因素,突出表现在缺乏自主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指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主知识产权和世界知名品牌。种子企业如果没有自己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的技术和品种,光靠买别人的研究成果,在生产和经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目营上就会受制于人,处于被动局面。我国已经加入前我国种子企业技术自主创新面临着一系列障碍,受WTO,如果不迅速提高种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到严重阻碍。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种子企业技术自主创

4、一批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种子企业,我国民族种业在新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研究和探讨增强种子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而且农业发展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策略。主动权将授之于人。1提高种子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2制约种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20世纪9O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种子产业已进入了2.1种子科研机制滞后于产业的发展科技种子产业发展阶段。其显著标志有三点:一是种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子产业已发展成为知识技术密集型科技产业;二是发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科研体制不合理造成的。受达国家纷纷加入UP

5、OV1991年公约(国际植物新旧品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中国现行的农业科技体制种保护联盟的简称),对植物知识产权进行了更加严已明显滞后于农业的发展,甚至成为阻碍其发展的桎格的保护;三是高科技巨型跨国种业公司迅速扩张,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种子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全球种子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盈亏、自担风险的经济实体,成为独立的企业法人,使由于我国巨大的种业市场及其商业潜力,世界大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然而,由于科技投资机制的型种业企业纷纷抢滩我国种业市场。目前在我国登记僵化,科研投资主体的模糊与缺位及农业科研基金筹基金项

6、目:南京农业大学sRI计划项目(1001C05)措与分配的无序化,原有的行政性拨款制度不利于科作者简介:钱虎君(1963年一),男,江苏宜兴人,硕士,副教授,研技与经济的结合,既束缚了科研机构能动性的发挥,究方向: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科学与技术。导致企业无创新积极性,又影响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一3一未i2柏缸跳2010.10专思论述率。市场是动态的,技术创新更具有突变的、非连续性民营种子科技企业由于资本缺乏、融资渠道有的特征,旧有的科技投资还没有完全改变,企业家不限,因此一些企业害怕风险和失败,不想自己组建研愿意自担风险投入资金

7、进行技术创新,而更倾向于引发团队运用新技术去改造传统产品和工艺,多数考虑进种子加工等先进设备。由于我国种子技术创新任务用资金直接购买新品种,不重视技术创新。创新意识主要由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科研机构承担,企业还远没的缺乏导致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较少,从而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因此,种子企业关心的主要无法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开发出具有自是引进设备能否正常运转,对相关技术的消化吸收、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世界种子企业巨头在生物技改造创新不重视,而作为与企业无关的科研机构也没术、新品种研发等领域不吝投入巨资,一般都在其

8、种有能力引进成套设备专门用来进行研究,最终导致我子销售额的10%以上,而我国种子企业新品种创新能国对引进技术及相关技术消化吸收困难,改造创新力较弱,大中型种子企业科技投入资金也只占销售收慢,国产化能力低,使种子产业的技术装备自主开发入的2%~3%,制约了中国种子企业的发展。国内公益制造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