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花叶病毒株系鉴定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pdf

大豆花叶病毒株系鉴定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pdf

ID:53566425

大小:579.17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18

大豆花叶病毒株系鉴定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pdf_第1页
大豆花叶病毒株系鉴定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pdf_第2页
大豆花叶病毒株系鉴定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pdf_第3页
大豆花叶病毒株系鉴定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pdf_第4页
大豆花叶病毒株系鉴定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豆花叶病毒株系鉴定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1卷第4期大豆科学V01.3lNO.42012年8月S0YBEANSCIENCEAug.2012大豆花叶病毒株系鉴定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王大刚,张磊,智海剑。(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2.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江苏南京210095)摘要: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MosaicVirus,SMV)病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大豆病害之一,在我国各大豆产区均有发生,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近几年,国内外在大豆花叶病毒株系划分及分子生物学方面

2、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较大进展。该文主要综述了大豆花叶病毒的性质与危害、株系划分及SMV基因组结构和其编码11个蛋白的功能、SMV基因间的作用及寄主(大豆)基因与大豆花叶病毒基因问的互作、大豆花叶病毒流行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大豆花叶病毒的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我国从事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株系;基因组;互作;防控中图分类号:$5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41(2012)04-0668-07AdvancesinIdentificationofStrainsandMolecularBiologyofSoybeanMosai

3、cVirusWANGDa—gang,ZHANGLei,ZHIHai-jian(1.CropInstituteofAnhuiAcademyofAculturalSciences/KeyLaboratoryofCropQualityImprovemeotofAnhaiProvince,Hefei230031,Anhui;2.NationalKeyLaboratoryforCropGeneticsandGermplasmEnhancemens0ybeanResearchInstituteofNan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Nati

4、onalCenterforSoybeanImprovement,Nanjing210095,Jiangsu,China)Abstract:SoybeanMosaicVirus(SMV)isoneofthemostworldwidedistributedviraldiseasesinsoybean[Glycineubax(L.)Merr.].Itcausesyieldlossandseedqualitydeficiencyseriously.Inrecentyears,theresearchONstrainsandmolecularbiologyofso

5、ybeanmosaicvirushadmadegreatprogresses.Thispaperprovidessomeinformationinthebiologicalproperties,strainsi—dentifieation,prevalenceandcontrolstrategies,genomestructureandproteininteractionsbetweenSMVandsoybean.Thissum—maryisusefulforfurtherresearchOnSoybeanMosaicVirus..Keywords:S

6、oybeanMosaicVirus;Strains;Genome;Interactions;Preventioncontrol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MosaicVirus,SMV)病子带毒,蚜虫为非持久性传播介体。SMV稀释限点是影响世界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也是目前我为10~~1O~,致死温度55~65℃(10min),常温国东北、黄淮海、长江流域和南方大豆产区最重要下体外存活期3—4d,0℃下可达120d,温度越低,的大豆病害之一。由于其危害面积大,严重影响大相对而言存活期越长。大豆花叶病毒粒体为线杆豆产量和品质,对SMV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

7、外学者状,柔韧而常有弯曲,长630~750nm,宽13~的重视。最近几年,大豆花叶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19nm。病毒粒子由蛋白质及RNA组成,其中蛋白发展迅速,在SMV基因组结构和功能、株系变异与质占94.7%,RNA占5.3%,分子量分别为2.60×10~2.65×10Da和2.9×10。~3.2×10。Da。提划分、SMV基因间的作用和寄主(大豆)基因与大豆花叶病毒基因间的互作以及对大豆花叶病毒的综纯病毒对紫外光有吸收峰,最高值为258~263nm,合防控措施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本文就这些方面最低值为240~244nm。从寄主范围来看,SMV主要侵染

8、豆科植物,如的相关研究作一阐述。大豆(Glycinemax)、豇豆(Vignauniguic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