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顠体虫的污泥减量效果.pdf

红斑顠体虫的污泥减量效果.pdf

ID:53574890

大小:330.6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19

红斑顠体虫的污泥减量效果.pdf_第1页
红斑顠体虫的污泥减量效果.pdf_第2页
红斑顠体虫的污泥减量效果.pdf_第3页
红斑顠体虫的污泥减量效果.pdf_第4页
红斑顠体虫的污泥减量效果.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红斑顠体虫的污泥减量效果.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6卷第6期Vo1.6.NO.62012年6月Jun.2012红斑颗体虫的污泥减量效果艾翠玲蔡丽云(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州350002)摘要为了实现红斑颗体虫捕食污泥减量化,对不同条件下红斑颗体虫的污泥减量效果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红斑颞体虫的污泥减量速率随初始MLSS及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初始MLSS越高,污泥减量速率越大。污泥减量速率随红斑颗体虫密度变化率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当红斑颗体虫的密度增长率出现下降时,污泥减量速率也呈下降趋势。采用间歇曝气(12h曝气,12h停曝)方式,红斑颗体虫的污泥减量速率会显著下降。在污泥好氧消化时,红斑颗体虫能捕食污.Ⅱ~泥中的有机

2、碎片和细菌,达到污泥稳定化的指标要求。关键词污泥减量红斑颞体虫生物捕食堕中图分类号X5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08(2012)062082—05环aSludgereductioneffectOfADlosomahemprichi境f工AiCuilingCaiLiyun(CollegeofCivilEngineering,FuzhouUniversity,Fuzhou350002,China)程㈨学肌aAbstractThesludgereductionbypredationofAeolosomahemprichiasnutrientswasstudied.The

3、effects报ofMLSS,temperature,aerationetc.onthesludgereductionwereinvestigated.TheexperimentalresuhsshowedgthatsludgereductionratebypredationofAeolosomahemprichiincreasedwiththeincreasingofMLSSandtemper—∞ature.ThehigherMLSSwas.thefastersludgereductionratewas.Thesludgereductionrateincreasedwhen

4、Ae—olosomahemprichidensitychangerateincreased.TheaerationalsoaffectedthesludgereductionratebyAeoloso—mahemprichiwhichdecreasedsignificantlyduringbatchaeration(12haeration,12hnoaeration).Inaerobicdigestionofthesludge,predationofAeolosomahemprichiplayedthekeyroletoacceleratesludgereductionrat

5、e.Keywordssludgereduction;Aeolosomahemprichi;predation寡毛类蠕虫是活性污泥中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为,它最适增长温度是20oC,6~C以下,活性减弱,逐渐的最大的后生动物,可能比其他原后生动物更具污形成胞囊;杂食性,主要以水中有机碎屑和细菌为食,泥减量潜力。近来人们对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能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以无性生殖为主。寡毛类蠕虫的污泥减量效果越来越关注。基于生物红斑颞体虫的污泥减量,主要利用食物链原理。根据捕食原理,利用寡毛类蠕虫来减少污泥产生量,被认生态学有关知识,食物链相邻两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新方

6、法¨’。在5%~30%之间。活性污泥系统中存在细菌一目前,用于污泥减量研究的寡毛类蠕虫主要有:原生动物一红斑颗体虫的食物链,红斑颗体虫是活性①游离型蠕虫,如颗体虫科(Aeolosomatidae)和仙女污泥中最高等的生物之一,位于食物链最顶端,利用虫科(Naididae)川;②附着型蠕虫,如颤蚓科它们的捕食作用,可削减剩余污泥产量。(Tubificidae)。''。本研究以红斑颗体虫为对象,活性污泥为底物,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红斑颗体虫出现的频率较通过批量培养实验,考察不同条件下红斑颗体虫的高,数量较大。国内一些学者对红斑颞体虫进行了污泥减量效果,以期为红斑颞体虫污泥减量工艺的

7、研究,认为红斑颗体虫对污泥的减量率为39%~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58%,并且对出水COD、NH4+一N、TP的影响很小。因此,红斑颞体虫很可能成为一种比较理想的污泥减基金项目:福州大学科技发展基金(2007-XQ一26)量生物。红斑颞体虫属环节动物门(Annelida)中寡收稿日期:2011—02—21;修订日期:2011—07—24毛纲(Oligochaeta)的近孔寡毛目(OligochaetaPlesio—作者简介:艾翠玲(1969一),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pora),体长不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