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原文及译文.doc

大学原文及译文.doc

ID:53581230

大小:2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04

大学原文及译文.doc_第1页
大学原文及译文.doc_第2页
大学原文及译文.doc_第3页
大学原文及译文.doc_第4页
大学原文及译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原文及译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学原文及译文《大学》原文及译文【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译

2、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

3、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1/10页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明白这就是做学问的根本道理;也就进入了智慧的最高境界。【原文】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

4、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译文】要使意念真诚;就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而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就如同喜欢美丽的女子一样喜欢善良;一切都发自内心。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意念真实;心安理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规行矩步。普通的人在平时独处时做坏事;可以无恶不作?看见诚实的君子就会内心不安;尽量掩饰;假

5、装在做好事。其实别人看他;就像看清他的肝脏和肺脏一样;一目了然;这种欺骗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是什么样的;表现出来的也会是那样;所以君子必然十分谨慎地对待他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曾参说~“一个人若是被许多双眼睛注视着;被许多只手指点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财富可以装饰房屋;使房屋华丽?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让人格高尚。心胸宽广开朗的人;身体自然安适舒坦。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原文】《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

6、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译文】2/10页《诗经》里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地方;嫩绿的竹子茂盛润泽。那富有文采的君子卫武公;他研究学问如锉骨器那样严谨、一丝不苟?他修身就象琢磨玉器那样精细;精进不止。他庄重而开朗、仪表堂堂、品德光明显扬。这样的人;叫人终身难忘啊:”诗中所说的“如切如磋”;是指做学问的态度要精心求学?“如琢如磨”;是指自我修身的精神?“瑟兮僴兮”;是指他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赫兮喧兮”;是指他仪表非常威严?“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是指他具有君子的美好品德;德性达到了至善的境界;故而

7、黎民百姓都难以忘记。【原文】《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译文】《诗经》说~“唉;前代君王的德行真是让人难忘啊:”那是因为君王们崇敬品德高尚的前代贤王;热爱创立基业的前代亲人;黎民百姓也享受到遗留下来的安乐;获得遗留下来的利益。因此;这也是前代贤王永垂青史而不被人们遗忘的道理之所在。【原文】《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译文】《康诰》里说~“能够有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里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阐明美德的光明使命。”《帝典》里也

8、说~“能够使伟大崇高的德性显明。”这些书上都是说要使自己的美德得以弘扬光明正大的意思。【原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