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景区道路规范.doc

山地景区道路规范.doc

ID:53584899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4

山地景区道路规范.doc_第1页
山地景区道路规范.doc_第2页
山地景区道路规范.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山地景区道路规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景区道路的总体设计       这种设计是在山地景区全局的基础上进行,主要分为平曲线设计和竖曲线设计。前者包括确定道路的宽度、平曲线半径和曲线加宽等;后者包括道路的纵横坡度、弯道、标高等。山地景区道路的线形设计要全面考虑造景需要,实现蜿蜒起伏、曲折有致,要尽量利用自然地形,确保路基稳定,减少工程量和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1)山地景区道路有自由、曲线的方式,又有规则、直线的方式,形成不同的园林风格。在采取一种方式为主时,也要采取另外方式作为补充。       2)山地景区道路能按其功能需要,运用变断面的形式。如转折处不同宽窄,坐凳、椅处外延边界,包括路旁的过路亭,及景区路和

2、小广场相结合,宽狭不一,曲直相济,使园路多变,可一条路结合休闲、逗留和运动于一体。       3)山区景区道路蜿蜒曲折。为延长游览路线,提高游览趣味和绿地的利用效率,园路般设计为蜿蜒起伏状态,而在平坦区,一马平川,也需要人为创造条件配合山地景区的转折和起状。       4)山地景区道路的交叉要:防止多路交叉,避免路况复杂,导向不明;尽可能接近正交,否则角度过小,不利车辆转弯,人行穿绿地,不利管理;要主次分明,在宽度、铺装、走向上有明显区别;应具有景色和特点,特别是在三岔路口,应形成对景为宜。       5)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也可方便老年人、妇女

3、、儿童等。现代山地景区道路,尤其大型公共绿地要按相关标准提供无障碍设施。       6)安全设施。山地景区道路受山区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线形受限较大,存在较多的极限指标线形或组合。另外,由于山区山体较多,森林植被较好,乔灌茂密,因此,在较小半径的平曲线路段,容易造成视距不良。针对线形、视距不良较多的特点,应该根据线形、视距条件,同时考虑交通量、车速、交通组成等因素,合理选择标志结构形式,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急转弯、连续转弯等警告标志,在极其困难路段恰当设置禁止超车、限速等禁令标志;同时视距不良的转弯起终点位置加设鸣喇叭等指示标志。另外,山区本身陡崖较多,对于此种特点,设计时不能单一地靠设

4、置护栏来保证安全。对于曲线内侧、或废方较多路段,应尽可能放缓边坡,或通过填废方来实现路侧宽容。这样既减少了护栏的数量,降低了工程造价,同时使路侧更为美观、更为安全舒适。        2、山地景区道路平面设计       1)道路的宽度。单行车道要大于3.5m,双行车道要在6.0~6.5m之间,单人行道按0.8~1m,三人游步道可以2~2.5m。       2)转弯半径,曲线加宽:考虑到景区内存在消防需求,通常转弯半径要在15m以上,以利消防车通行。同时,对单车道必须严格设置车道加宽,双车道在急弯处可采取单车道通行的方式而不加宽。       3)山地景区道路:平曲线不可整齐划一,连

5、续弯不应过多,道路交叉口不应距离在20m以内,分岔角度不可太小。        3、山地景区道路竖向设计        1)在保证路基稳定条件下,尽可能运用原有地形减少工程量,景区内外道路要有良好衔接,以便于排水。        2)应有3%~8%的纵坡,1.5%~2.0的横坡。        3)舒适的游览坡道值要小于7%,约1:15;短距离的步行坡道,坡度可陡点,容许在10%左右,即1:10;景区道路在山坡时,坡度应大于6%,应顺着等高线铺设盘山路,山地自行车道坡度小于8%,汽车要小于12%;无障碍道路的坡度,应控制在1:15之内。路面需进行防滑细部设计,较长坡道需设横坡,以便雨水

6、不致沿着纵坡流泻。        4)人行坡度陡于10%时,应设计台阶。台阶之踏面高度,应在8~15cm之间,长的台阶可取10~12cm为宜;台阶之踏面宽度宜取28cm,台阶的级数应在8~l1级,不可超过均级,否则需进行分级,中间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应大于1m。实践证明,台阶的尺寸应以15cmX35cm、12cmX30cm为宜。道路超高设置需考虑车速低的因素,不可超过2%。        4、山地景区道路结构设计       1)面层是路面的顶层。它直接承担人流、车辆的荷载和气候作用的影响。所以必须坚固、平稳、耐磨,少尘土,方便清扫,应优选沥青混凝土路面。       2)基层在路基上。

7、它承受由面层传下来的荷载,同时把荷载传给路基。应具有相当强度,通常用水稳碎(砾)石、灰土及矿物废渣筑成。       3)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它为道路提供了平整的基面,承受路面传下来的荷载,保证路面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若土基的稳定性不好,必须采取措施,确保路面的使用寿命。考虑到景区道路行驶车辆主要为小车的特点,路基压实度以不小于90%为宜。       4)景区道路材料要实用。目前,新型材料种类较多,应优先选用接近自然、施工方便、可以修整的材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