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产业模式发展研究.doc

家庭农场产业模式发展研究.doc

ID:53655085

大小:5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5

家庭农场产业模式发展研究.doc_第1页
家庭农场产业模式发展研究.doc_第2页
家庭农场产业模式发展研究.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家庭农场产业模式发展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家庭农场规划设计研究】家庭农场产业模式发展研究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休闲农业研究中心“家庭农场”农业经营体制的提出,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出路。那么,家庭农场是什么?家庭农场该如何操作?家庭农场的发展潜力怎样?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休闲农业研究中心进行了研究。家庭农场,起源于欧美,作为一种舶来性质的发展模式,在中国,它类似于种养大户的升级版。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的提出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推进了农业商品化,同时提高了农业综合利用率。家庭农场为保障粮食供给安全

2、、农业人口回笼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近几年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外出打工的农民数量逐年升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达到了2亿5千多万,其中1亿5千多万属于跨地区就业,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我国依靠老弱妇孺来维持我国的粮食供给安全这一怪相逐渐显现。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最新的一份报告称,“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一些地方开始出现农忙季节缺人手、务农劳动力老龄化和农业兼业化副业化的现象。”为了缓解农业用工荒,国家将出台三项措施来加以解决,一是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培育和创新农业的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概念的提出,就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如何发展

3、农业经营模式的问题;二是要培育职业农民、专业农民,让新一代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在农村或者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经营。今年的一号文件中特别提出,今后青年农民回乡创业,包括搞家庭农场,在财税、信贷政策上都要给予相应的支持,这也是WTO“绿箱政策”中很重要的一条;三是要加强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发育专业的、综合的,合作性的、公司性的,政府的、民间的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而这三点具体措施的出台为发展家庭农场提供了资金技术源头、中游产品生产、下游产品销售等一整套产品产业链支持。家庭农场是适应城镇化产物,可完成土地流转在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以及城镇化水平不

4、断提高的同时,农村人口将逐渐减少,户均农业经营规模也将逐渐扩大,但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来判断,很难达到类似于新大陆国家、南美国家、澳洲农户的农业用地规模,但是我国的农业用地规模也一定会是一种适度的规模,即人与地之间的协调比例,而家庭农场这一农业经营模式就是对于这种适度规模农业发展的理想方式。我国家庭农场规模大部分在20-200亩之间,持有自有品牌,并建立有完整的食品溯源体系。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认为,中等规模家庭农场是适应家庭农场中国化的重要表现方面,首先我国目前一家一户的超小规模农业经营,不利于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科技化,因此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其次,现有的超小规模经

5、营,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难以实现规模化发展,最重要的是超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方式在面对大型农业企业时,处于不利地位,难以实现农产品的高价销售,所以说,家庭农场在我国发展是必然趋势。家庭农场在农业人口密集区域可以完成土地集中整治和流转。按照当前的政策要求,农业用地是不允许流转的,家庭农场模式发展后必然会涉及到农业用地的流转问题,农业用地集中综合治理问题,这是一种利于城镇化发展以及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辽宁大连国际有机休闲农场是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一个衍生项目,该项目是以有机种植为核心,以休闲生活方式为主题,以田园体验、休闲度假、小型会议接待为功能的有机休闲农场。通过农场与旅游相结合的发展

6、模式,为项目地区提供了创新农业发展之路。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是针对现阶段农业现状提出的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家庭农场要得到长远发展,还需做好科学规划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