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LAK细胞回输疗法治疗慢性乙肝及丙肝的疗效观察.doc

自体LAK细胞回输疗法治疗慢性乙肝及丙肝的疗效观察.doc

ID:53698498

大小:6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6

自体LAK细胞回输疗法治疗慢性乙肝及丙肝的疗效观察.doc_第1页
自体LAK细胞回输疗法治疗慢性乙肝及丙肝的疗效观察.doc_第2页
自体LAK细胞回输疗法治疗慢性乙肝及丙肝的疗效观察.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自体LAK细胞回输疗法治疗慢性乙肝及丙肝的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体LAK细胞回输疗法治疗慢性乙肝及丙肝的疗效观察❷自体LAK细胞回输疗法治疗慢性乙肝及丙肝的疗效观察❷【中图分类号】R152.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015-012006年10月〜2008年2月,我科应用自体淋巴细胞活化的细胞(LAK)回输疗法用于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慢乙肝重叠丙肝感染者进行了治疗,并随访了病者的一部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❷1病例选择与方法❷1.1病例选择:均为住院病人,男54例,女6例;年龄20〜55岁。据1990年全国肝炎会议诊断标准,确诊为慢性乙肝、丙肝。该组全部病例的HBsAg、

2、HBeAg、抗一HBc三项均为阳性,抗〜Hcv阳性2月以±o❷1.2分组:将符合上述选例标准者60例,随机分为二组。❷(1)自体LAK细胞回输组30例,其中慢活肝(cAH)18例,慢迁肝(CPH)2例,丙肝5例,慢乙型与丙肝重叠5例。❷(2)对照组30例,在年龄、性别、疗程及体征,A1T与HBV血清标记物等方面均有可比性。❷1.3治疗及观察方法:❷(1)自体LAK细胞回输组:自体LAK细胞提取方法:取病人全血50ml(肝素抗凝)分离淋巴细胞,加入基因工程白细胞介素II(IL一2)500(X1,放入37°C、5%二氧化碳孵箱屮培养3小时后取出与自体细胞混合后从病人静脉

3、中回输,一般为一周2次,12次为一疗程。❷(1)对照组:一•般保肝疗法,不用抗病毒药物。❷各组病人治疗前后2周查一次肝功能,乙肝五项。定期查IIBV-DNA,抗-Hcv,免疫球蛋白,蛋白电泳、血及尿常规、B超等检查。2结果❷2.1自体LAK细胞组疗程结束时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与ALT复常率,见表1。❷表1中可以看出LAK治疗组HBe阴转率为60%与对照组16%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o❷抗-HBe阳转率、AcT复常率二组相比无差异性(P〉0・1)❷2.25例慢乙肝重叠内肝感染者,在LAK细胞治疗结束吋,抗-Hcv无阴性,但AcT复常率同对照组无显

4、著性差异。❷2.3副反应:自体LAK细胞冋输疗法,按体外实验,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在全部回输过程中从未发生输液反应,未见有发热,神经毒性及血液系统不良反应。❷3讨论❷自体LAK细胞回输作为一种选择性免疫治疗方法,于80年代初用于数种恶性肿瘤的治疗。近年来国内学者在体外实验研究中发现,慢乙肝患者血内IL-2水平下降,且伴有LAK活性降低。推测提高LAK细胞活性,对慢乙肝患者HBV复制可能有抑制作用。因而从1987年以来,国内相继开展了自体LAK细胞回输治疗慢乙肝的临床应用。❷本文的临床观察显示,LAK组HBeAg阴转率达到60%,而对照组为16%有显著差异性(P〈0.0

5、5),取得满意疗效。LAK细胞治疗后期和疗程结束时,对HBeAg尚未转阴者加用其他抗病毒疗法,两者治疗有协同作用。对LAK细胞组6例患者进行随访,有3例HBeAg分别在治疗结束后3、4、11个月吋阴转,抗-HBe阳转。LAK组近期HBeAg总阴转率为60%,说明自体LAK细胞停止治疗后,HBeAg仍可继续转阴,而且随着观察吋间的延长,转阴率会不断提高,这一点明显优于其他抗病毒疗法。但回随访人数少,故LAK细胞回输的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例如HBsAg的转阴,抗-HBaAg的转阳,HBV-DNA的转阴等各项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但从近期的效果来看,HBeAg的阴转,抗-

6、HBeAg的阳转,证明病人的病情已向好的方面转化,病毒复制受到抑制,其传染性大大降低,在治疗上如能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如重组干扰素治疗,及其他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增强机体免疫力药物治疗,其近期治疗效果必定是优异的。从LAK细胞的治疗效果看,对于防止慢性肝病的复发阻止肝硬化腹水的形成是有其独特的效果的。❷在治疗结束时ALT复常率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其可能原因是:①自体杀伤细胞活性增强。NK细胞的活性与肝组织损伤有一定关系,NK细胞对肝细胞有溶解破坏作用。②虽然HBV的复制受到抑制,但肝组织病变的完全修复尚需一定吋间。令参考文献❷[1]李毓智•慢性乙型肝炎的某些治疗进展

7、[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❷[2]申红连,彭满珍,林辉•肉肝研究进展[J]•中国医师杂志,1997年11期❷[3]袁海宁,罗光汉,吴继周•异体LAK细胞联合IL-2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观察[J]•广西预防医学,1999年04期❷作者单位:165000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