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的空间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论文.pdf

产业转移的空间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论文.pdf

ID:53754151

大小:585.8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23

产业转移的空间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论文.pdf_第1页
产业转移的空间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论文.pdf_第2页
产业转移的空间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论文.pdf_第3页
产业转移的空间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论文.pdf_第4页
产业转移的空间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业转移的空间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1卷第4期深圳大学学报f人文社会科学版)V01.31No.42014年7月ShenzhenUniversityfHumanities&SocialJu1.2014产业转移的空间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孙浩进(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18)摘要:产业空间转移问题一直是经济思想史上的重要研究内容。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中的产业转移理论已经难以准确地解释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新规律、新问题.而空间政治经济学可以从新的视阈来解释产业空间转移在演化的视阈内.空间政治经济学的产业转移研究范式决定了经济关系以一种与生物学隐喻的方式嵌入空间经济分析过程中这种隐喻后的经济关系主要

2、包括斗争、共生等生物界的博弈关系.即竞争、合作等经济环境中的博弈关系。其是否和谐与协调,直接决定产业是否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环境在构建空间政治经济学范式下.可以对未来产业转移的趋势和规律做出有说服力的阐释,对产业转移赋予新的理论内涵,并在实践的维度上,对我国中西部地区更好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关键词:空间经济学;空间政治经济学;产业转移;研究范式;区域发展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60X(2014)04-0076-08易竞争的比较优势.表现为某种产品经历了国外大一关于产业转移的文献综述量进口——国内生产发

3、展——国外大量出口的雁行、曲线.即著名的雁行形态理论这种产业在不同发展关于产业空问转移的研究一直是经济思想史上层次国家的动态转移和梯度延伸.可以促进贸易国的重要内容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中的产业转移理论之间的产业结构国际化小岛清(1978)53v为.产业主要可以归纳为:韦伯、克鲁格曼的基于集聚的产业转移是一个已处于劣势的“边际产业”转移到本国以转移理论.赤松要、小岛清等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转外.从而转变为优势产业的过程。投资国把相对比较移理论.以及刘易斯、费景汉和拉尼斯等基于劳动力劣势的产业转移到被投资国.而这些产业在被投资流动的产业转移理论。韦伯(1909)认为,寻求工业区国却成为具有

4、比较优势的产业.使得被投资国拥有位中的最小成本点是产业转移的动因韦伯将影响了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流入而快速发展_31。克鲁产业转移的因子分为运费、劳动费用和集聚效应这格曼(1995)认为,产业的集聚性转移的动因是追求三种因子分别决定了产业的初始区位和后续转移地理接近性或规模经济而带来的成本节约这种成⋯。1=业区位的每一次转移的前提是某种因子解决本的节约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产业在区域趋于集中的费用大于另一种因子增加的费用。赤松要(1956)的转移这种成本的节约只在有限的空间发生.因而认为.产业转移的动因是本国产业寻求一种国际贸是有界的产业的集聚产生于历史的偶然,倾向于自收稿日期:2

5、014—02—16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我国产业转移对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13BJL08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研究”(09&ZD028)作者简介:孙浩进,理论经济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从事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研究第4期孙浩进:产业转移的空间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77.我延续下去,具有路径依赖弗农(1966)认为.产度平台促进东中西部互动㈣王岳平(2008)将产业业转移的动因是产业为了寻求较低的生产成本和规转移的目的细分为追求市场拓展、资源开发、优势延避国内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将生产

6、力转移到他伸、资本运作与要素嫁接四个方面追求市场拓展指国。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的是东部企业为了开辟中西部地区市场而在此设立阶段、标准化产品阶段.随着各阶段在时间维度上的制造基地。追求资源开发是指企业为了获得发展先演进,产品的生产技术不断完善和普及.竞争者日趋机提前进入本地开发资源追求优势延伸就是东部增多,国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利润率不断下降.产地区一些企业在技术、管理等方面拥有一定优势。通业为寻求新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空间而只能向国过优势在全国范围延伸追求资本运作与要素嫁接外转移。邓宁(1981)认为,产业转移之所以发生.一则是把发达地区的资本、设备等优势要

7、素嫁接到中个重要原因是产业群体中的个体——企业.对外部西部地区,从而提高产业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市场的投资回报要高于对企业内部组织的投资回梁琦(2011)认为.我国东部产业向区外转移有助于报.即产业转移带来的利润要高于产业不转移而只中西部地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显现吴俊(2012)进行内部创新的利润这是一种产业内外部演化不认为,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动因是寻求自身产均衡的结果。藤田昌久(2004)突破了传统的经济增业配套能力的提高.因此承接地的政府部门要加快长理论的范式.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