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的章服制度-论文.pdf

南诏的章服制度-论文.pdf

ID:53764815

大小:39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5

南诏的章服制度-论文.pdf_第1页
南诏的章服制度-论文.pdf_第2页
南诏的章服制度-论文.pdf_第3页
南诏的章服制度-论文.pdf_第4页
南诏的章服制度-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诏的章服制度-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6/南珏r-,.'grlat,-南诏的章服制度李吉星摘要:南诏通过学习借鉴唐朝的服饰制度,结合自己的传统特点,建立起了一整套包括服色、佩饰、晋升规定的章服制度。而作为表明等级、区分贵贱的佩饰——告身,主要为吐蕃所授,南诏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告身制度。该制度对南诏统治秩序起到了维护的作用。主题词:南诏;章服制度;告身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691(2014)02-_0066_-05“章服”制度指贵族和各级官吏所穿服装及其旁俞石;应服绿及青人,谓经职事官成,及食禄者,其颜色和佩饰

2、的规定,它代表着等级的划分和贵贱的用勋官及爵。直司依出身品,仍佩刀砺纷悦。流外区别,由此形成的制度,在古代官僚体系中占有重要官及庶人,服色用黄,饰以铜铁”。l1](∞《新唐书·地位。虽然相对于官职除授,章服属于荣誉性的颁车服志》卷24,志第14也载:唐制“以紫为三品之赐授予,但它在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和社会秩序方服,金玉带镑十三;绯为四品之服,金带镑十一;浅绯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南诏在发展过程中,受唐、吐为五品之服,金带镑十;深绿为六品之服,浅绿为七蕃的影响也建立起了自己的章服制度。在南诏章服品之服,皆银

3、带镑九;深青为八品之服,浅青为九品制度体系中,作为反映身份、区别等级的佩饰——告之服,皆输石带绮八;黄为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铜铁身,主要源于吐蕃的授予,南诏自己并没有建立相应带筠七。”‘可见,唐朝有着严格的品级服饰制的告身制度。度。对外来使臣,唐朝同样按照相应的规定颁赐袍带,以示威严。南诏初期多次入贡,唐朝也多次遣使一、南诏章服制度招谕,南诏王臣均受官职和赏赐。樊绰《云南志·1.南诏章服制度的渊源六诏》记:“细奴罗,遣首领数诣京师朝参,皆得召当唐和吐蕃势力均向洱海地区渗透时,南诏还见,赏锦袍袖紫袍。”“罗

4、盛炎入朝,既主谒见,大蒙只是这一区域六诏之一部。当六诏并立,并面对强恩奖,敕鸿胪安置,赐锦袍、金带。”在唐王朝的影响大的唐、吐蕃时,南诏要发展自己的力量,就不得不下,南诏也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级功勋服色制度。终选择其中一方为依靠,南诏首先归向唐朝。自细奴南诏之世,其服色制度都一直延续,甚至到郑氏时仍逻始,南诏与唐间使节往来频繁,不断推动南诏更广然可见服饰勋彰的印迹。《通鉴》同光三年:“长和泛的接触,了解唐朝的官职机构、品爵制度、军队组骠信郑文,遣其布燮郑昭淳求婚于汉。”事亦见《新织等制度,以致南诏王室及整个

5、统治阶级向往唐风,五代史·南汉世家》,说“使者自称皇亲母弟、清容识汉字、读汉书,还照搬、模仿唐朝制度,逐渐形成了布燮兼理、赐金锦袍虎绫纹攀金装刀,封归仁庆侯,自己一整套的统治机构和政治制度。这其中包括品食邑一千户,持节郑昭淳”。级服饰制度。据《南诏德化碑》载,阁罗凤称臣于吐蕃后说:按唐朝规定:“亲王及三品以上,若二王后,服“赞普仁明,重酬我熏效。遂命宰相倚祥叶乐,持金色用紫,饰以玉,五品以上,服色用朱,饰以金;七品冠锦袍金宝带⋯⋯等,赐为兄弟之围”。吐蕃同样以上,服色用绿,饰以银,九品以上,服色用青饰以

6、石以金冠、锦袍、金宝带等授予阁罗凤,因此南诏王臣作者简介:李吉星(1973~),男,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副研究员。、、672014.02、、、也接触到吐蕃的相关服饰品级制度,但吐蕃的服饰传》:“王新兵日朱弩怯苴,怯苴,韦带也。”乡兵是南品级制度同样也源于学习模仿唐制,《册府元龟》卷诏按“壮者皆为战卒,有马为骑军”的原则,由青壮978(外臣部·和亲一》载,松赞干布迎文成公主于年组建而成的最基层的武装,罗苴子则由乡兵训练河源,“见王人,执子婿之礼甚恭。即而叹大国服饰考核中获五

7、项以上优秀者选拔组成的,罗苴子又经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在唐蕃频繁交往中,过选拔,才产生负排,负排得系金带,体现了南诏军吐蕃人仰慕唐朝官员的服饰,加以借鉴模仿,产生了队中兵士的好优等级,也是一种身份和荣誉的象征。相对完整的服饰等级制度,其中最为典型的即是吐3.南诏章服制度中的传统特色蕃的告身制度。告身是以金银等不同质地的环状物(1)虎皮。虎是古代少数民族的图腾崇拜物之佩戴于臂上,用以区别官吏的贵贱高下,虽然吐蕃的一,它象征着威武、勇猛、勇敢,南诏源属氐羌,崇尚告身从形式到内容均与唐代告身不同,但溯

8、其源流,虎,并以虎皮彰显地位身份并表彰英勇。披虎皮本应是仿自唐代官吏之服饰并加以改造而成。l3到阁是一种民族风俗,而一旦在其中融进有规定性的因罗凤时,南诏“修文习武,官设百司,列尊叙卑,位分素,民族风俗也变成了一种制度。贞元十年异牟寻九等”_4J,初步建立起了一整套政治、军事组织机构会见唐使袁滋时,即“金甲,蒙虎皮,执双铎鞘”。南以及相应的等级制度,比如“六曹九爽”的中央行政诏尚虎,“有刺绣。蛮王并清平官礼衣悉服锦绣,皆机构,节度、赕府的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