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N吨味精糖化工段工艺设计..doc

年产N吨味精糖化工段工艺设计..doc

ID:53778756

大小:286.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4-06

年产N吨味精糖化工段工艺设计..doc_第1页
年产N吨味精糖化工段工艺设计..doc_第2页
年产N吨味精糖化工段工艺设计..doc_第3页
年产N吨味精糖化工段工艺设计..doc_第4页
年产N吨味精糖化工段工艺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年产N吨味精糖化工段工艺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年产4.5万吨味精糖化工段工艺设计系(学院):班级(学号):学生姓名:组员:2012年月日摘要13味精,又名“味之素”,学名“谷氨酸钠”。成品为白色柱状结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是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增鲜调味品之一,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具有增强肉鲜味的功能。人体中谷氨酸以游离态和结合态两种形态存在。蛋白质在体内中占14%--17%。谷氨酸占其中的20%,味精经胃酸作用转化为谷氨酸,被吸收构成蛋白质,并参与体内各器官代谢,他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在脱氨基、脱羧、解氨等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味精对人体没有直接的营养价值,

2、但它能增加食品的鲜味,引起人们食欲,有助于提高人体对食物的消化率;味精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还具有治疗慢性肝炎、肝昏迷、神经衰弱、癫痫病、胃酸缺乏等病的作用。目录引言313第一章糖化工段工艺31.1味精简介31.2设计方案的确定41.2.1法的选择论证41.2.2液化工艺条件的论证51.3糖化工艺流程71.4糖化工艺技术要点71.4.1调浆配料71.4.2喷射液化71.4.3糖化71.4.4过滤71.4.5贮存8第二章糖化工段物料衡算82.1生产能力82.2计算指标82.3总物料衡算82.3.1商品淀粉用量92.

3、3.2糖化液量92.3.3产谷氨酸量102.3.4衡算结果汇总102.4糖化工段物料衡算102.4.1淀粉浆量及加水量102.4.2液化酶量102.4.3CaCl2量102.4.4糖化酶量112.4.5糖液产量112.4.6过滤糖渣量112.4.7生产过程进入的蒸汽冷凝水及洗水量112.4.8衡算结果汇总11第三章糖化工段设备选型123.1糖化罐的选型计算123.2设备选型汇总12结论13引言味精的整个生产流程为13: 淀粉、水→调浆(加NaCO3、和淀粉酶)→喷射液化→保温灭菌→过滤→层流罐→贮罐→冷却→糖化

4、(先调pH再加糖化酶)→灭酶→离心过滤→得葡萄糖液→冷却→发酵罐发酵→冷却→等电点中和→谷氨酸晶体→加水溶解→二次中和→得谷氨酸钠溶液→活性炭脱色→过滤→离子交换脱金属离子→浓缩→蒸发结晶→分离出湿味精→干燥→得晶体味精→筛选→分装第一章糖化工段工艺1.1味精简介味精化学名称为Lˉ谷氨酸单钠—水化合物。味精的物理性质:1.性状:味精是无色至白色的柱状结晶或白色的结晶性粉末。2.分子式和结构式:HOOC-CH2-CH2-CH-COONa·H2O︱NH2相对分子质量:187.133.结晶3.结晶系:晶体的形状属斜方

5、晶系,柱状八面体4.密度:粒子相对密度1.635,视相对密度0.80~0.835.味精具有旋光性,有D—型和L—型两种光学异构体。6.溶解度:味精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难溶于纯酒精。7.ph为7.0(10%水溶液)。8.全氮:7.48%  9.熔点:195OC(在125OC以上易失去结晶水)10.味精的热稳定性:常温~100OC脱湿;100~120OC稳定;120~130OC失去结晶水;130~170OC稳定;170~250OC分子内脱水;240~280OC热分解;280OC炭化。味精的化学性质

6、:1.与盐酸作用生成谷氨酸或谷氨酸盐酸盐。2.与碱作用生成谷氨酸二钠盐,加酸后又生成谷氨酸一钠盐。3.在水溶液中长时间加热,可部分脱水生程吡咯烷酮羧酸钠,它在酸或碱的作用下仍可水解成谷氨酸钠或谷氨酸。131.2设计方案的确定1.2.1糖化方法的选择论证目前国内正在采用的糖化方法主要有酸解法、酶酸法、双酶法这三种。此三种糖化方法各有优缺点,在选择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无论采取哪一种工艺都必须达到提高效率,降低单耗,降低成本,不能片面的追求某项指标。其三种工艺方法具体如下:1.酸解法:淀粉→调浆→过筛→加酸→进

7、料→糖化→放料→冷却→中和→脱色→过滤→唐液→消毒→发酵2.酶酸法:大米→浸泡→粉碎→调浆→液化→灭酶→过滤→液虑加酸→糖化→中和→脱色→过滤∣α-淀粉酶→糖液→发酵3.双酶法:玉米淀粉→液化→→糖化→过滤→糖化液→连续灭菌→发酵∣∣∣α-淀粉酶糖化酶补糖尿素消泡剂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对比如图:特点方法优点缺点酸解法适合原料广泛,得到糖化液过滤性好1.发生葡萄糖复分解反应,生产有色物及复合糖类,降低了淀粉的转化率及糖液质量。2.需要耐酸、耐压、耐热设备,因而技术要求高,设备投资大,对环境影响大。酶酸法水解有效率高,

8、速度快,时间短,过滤容易酸水解选择性差,杂质分解多,颜色深,精制费高双酶法113.反应条件较温和,不需要耐高温高压或而酸腐蚀的设备;2.专一性强,副反应少,故水解糖液纯度高,淀粉转化率高;3.可在较高的淀粉乳浓度下水解。4.糖液较纯净、颜色浅、无苦味、质量高,有利于糖液的充分利用。酶解法反应时间较长,设备要求较多,且酶是蛋白质,易引起糖液过滤困难。当然,随着酶制剂生产及应用技术的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