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和血清尿酸表达和其临床意义.doc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和血清尿酸表达和其临床意义.doc

ID:53831470

大小:6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8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和血清尿酸表达和其临床意义.doc_第1页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和血清尿酸表达和其临床意义.doc_第2页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和血清尿酸表达和其临床意义.doc_第3页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和血清尿酸表达和其临床意义.doc_第4页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和血清尿酸表达和其临床意义.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和血清尿酸表达和其临床意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和血清尿酸表达和其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和血清尿酸浓度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超声心动图以及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3〜9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完善检查,快速BNP检测仪检测血浆脑利钠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酸浓度。检测患者的各心功能指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另选择无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以及健康志愿者30例,并分别检查以上各指标。结果心力衰竭组的左心房内径(LAD)[(47.2

2、±7,9)mm]、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60.6±12.4)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45.1±13.1)mm]、左室重量指数(LVMI)[(155.8±43.1)g/m2].脑利钠肽(BNP)[(633.8±117.4)ng/L].尿酸[(393.6±143.7)u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无心力衰竭组(P50%,左室腔无增大,没有局部的室壁运动障碍,超声心动图显示有异常的二尖瓣血流频谱,并排除瓣膜疾病、心脏解剖分流、肺部疾病、心包疾病等。纳入研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30例,其中

3、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5.3±12.7)岁。其中高血压心脏病1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9例,扩张性心肌病7例,瓣膜性心脏病3例。排除3个月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排除急性心内膜炎或者心肌炎的患者,排除慢性肝肾功能不全、痛风、免疫系统疾病及患恶性肿瘤的患者。另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非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30例为非心力衰竭组,不符合上述心力衰竭的诊断,其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6.4±13.1)岁。其中高血压病16例,心绞痛5例,肺部感染5例,其他4例。选择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其中

4、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3.9±15.7岁。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检测指标心力衰竭组在入院后第2天行三大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测、脑利钠肽、尿酸检测,检查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非心力衰竭组及对照组分别检查上述各项目。1.2.1超声心动图采用西门子超声仪进行检测,探头为3.0MHzo测量左心房的内径(LAD)、室间隔的厚度、左心室厚壁的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的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的内径(LVESD)。计算左心重量、体表面积、左心室重量指数、左心室

5、射血分数。记录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峰值血流速度(E)及舒张晚期最大峰值血流速度(A),并计算E/A比值。记录肺静脉血流频谱收缩期的S波和舒张期的D波,并计算比值。1.2.2脑利钠肽于入院后第2天的晨起采集肘静脉全血5mL于EDTA抗凝处理的ED管中。采用美国BBH-Triage型号BNP检测仪进行检测。测试原理是荧光免疫测试。将血样本加入到测试版的加样孔中,红细胞与血浆分离。一定量的血浆因毛细作用进入反应池,与荧光抗体结合形成反应混合物。孵育后,流经测试板检测线,检测线上的分离带捕获反应混合物。用剩余的血浆将检

6、测线上没有结合的荧光抗体冲洗掉。检测范围5-5000ng/Lo1.2.3尿酸静脉血5mL离心,分离血清。采用西门子全自动生活分析仪进行测定。采用酶法进行检测。在尿酸酶的作用下,尿酸生成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过氧化物是T00S与4-氨基安替匹林氧化产生红紫色的醍色素,通过测定吸光度,计算尿酸的含量。参考范围:150〜420umol/Lo1.3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12.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土标准差(x土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

7、以P综上所述,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和血清尿酸水平显著升高,检测其浓度简单异性,在临床上可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和筛查。本研究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样本较少,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对BNP和尿酸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作用的深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前瞻性研究。[参考文献][1]吕彩霞•卡托普利联合依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71-72.[2]马玲.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与展望[J].山西医学教育,2011,(1):15-18.[3]任妍,虞莹话,李金平,等.S10

8、0B在慢性心力衰竭诊疗中的临床意义[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2,39(6):385-388.[4]陈肖莉.冠心病血清中脑利钠肽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0):1618-1619.[5]吕云桂,董雪珂.N端脑利钠肽前体定量检测诊断心力衰竭的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5):175-176.[6]刘强•脓毒性休克患儿检测血浆脑利钠肽水平的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