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教学设计.doc

《秋水》教学设计.doc

ID:53846760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8

《秋水》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秋水》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秋水》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秋水》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秋水》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秋水《庄子》教学目标:1.理解并归纳重点文言字词。2.能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3.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4.了解庄子及其作品。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明白个人的知识见解是有限的,不能骄傲自满。2.从河伯的身上学习自省精神,陶冶学生的性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一千古绝句告诉我们,要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需再登上一层高楼。无论何时何地重温此诗,我们都会深悟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现实生活也是如此,认得认识是有限的,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

2、,就会贻笑大方。早在二千多年前庄子通过一则寓言故事也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寓言。(板书课题) 二、 简介庄子及寓言特点: 1、 介绍庄子生平。(由学生先做介绍,进而借助幻灯片补充介绍。)2、 了解《庄子》。(借助幻灯片))3、了解什么是寓言。(借助幻灯片)三、初步感知:1、听课文朗读。(借助多媒体)2、生自由读。3、结合课下注释,分组讨论疏通文意。4、学生质疑,师生交流。5、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本文重点字词。(借助幻灯片)通假字:不辩牛马(辩=辨,辨别)泾流之大(泾=径,直流的水波)古今异义(古/今)至于北海(至于:到了/表示达到

3、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百川灌河(河:特指黄河/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于是焉河泊始旋其面目(脸:脸的形状,相貌)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大方: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秋水时至(时:时令、季节/时间、时候)词类活用:东:名作状,向东。东面而视:名作动,面对。少: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美:形容词作名词,美景。一词多义:若:1、望洋向若而叹曰2、以为莫若己者闻:1、闻道百2、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之:1、泾流之大2、我之谓也3、仲尼之闻于: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4、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始:1、于是焉河伯始旋见面目2、始吾弗信6、想一想从本文可以找出几个成语?明确:①望洋向若而叹曰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贻笑大方: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四、深入探究:1、默读课文并思考:(1)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2)河伯为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3)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讨论以下问题

5、(1)全文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大意各是什么?                第一层: 黄河的宽阔;河伯的骄傲自满    第二层: 北海的壮阔;河伯自愧弗如     (2)河伯引“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的作用是什么?明确: 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尽在己”的狂妄自大。 (3)河伯引“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的作用是什么?明确: 批评自己的盲目崇拜。3、体会河伯形象。4、概括本文寓意。5、课堂探讨:这则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并谈谈自己的体会。6、探讨本文写法上有何特点。明确:对比和设喻。五、小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在现实生活中

6、我们要不断的开拓视野,才能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六、布置作业:1、整理重点字词。2、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一、板书:秋水《庄子》(设喻)黄河壮阔河伯骄傲自满对↓比对↓比大海辽阔自叹不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