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13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题(word).doc

北京市朝阳区2013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题(word).doc

ID:53880158

大小:97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10

北京市朝阳区2013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题(word).doc_第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3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题(word).doc_第2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3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题(word).doc_第3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3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题(word).doc_第4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3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题(word).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朝阳区2013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题(word).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北京市朝阳区2012~2013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物理试卷2013.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l00分)一、本题共l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速率B、质量C、加速度D、动摩擦因数2、下列四个定律中,又可称为惯性定律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二定律C、牛顿第三定律D、胡克定律3、在物理学中,只要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这几个物理量的单位确定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几个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基本物理量。下列四个物理量中,被选定作为基

2、本物理量的是A、速度B、长度C、力D、加速度4、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学科。而实际的物理现象一般都是十分复杂的,涉及到许多因素。舍弃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从而突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叫构建物理模型。构建物理模型是一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物理模型的是A、时间B、参考系C、质点D、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5、如图所示,F1、F2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共点力,F是它们的合力。已知F1的大小等于3N,F的大小等于5N。若改变F1、F2的夹角,则它们合力的大小还可能是A、0B、4NC、8ND、12N6、一个人在地面上利用体重计测量

3、自己的体重,示数为影。然后他在封闭的升降机中站在体重计上,某段时间内这个人发现体重计的示数先等于W,后大于W。则在这段时间内升降机可能A、先静止,后加速上升B、先匀速上升,后减速上升C、先加速上升,后减速上升D、先加速下降,后减速下降7、将一物体竖直上抛,一段时间后物体又落回抛出点。不计空气阻力,则在这段时间内,物体速度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为8、从高处释放一小球甲,经过0.5s从同一位置再释放一小球乙,在两小球落地前A、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B、它们之间的距离不断减小C、它们速度之差的大小不断增大D、它们速度之差的大小保持不变79、如图

4、所示,一个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角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g、角和拉力F的大小,若要求出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还须知道A、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B、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C、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D、物块的质量10、下表中对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进行了一些比较。比较项目物理意义定义式决定因素速度(v)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由、、t决定加速度(a)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表中加速度的决定因素一栏中应填写A、由物体的瞬时速度v决定B、由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决定C、由物体所受合外力与物体质量m的比值决定D

5、、由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决定11、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从抛出点上升到最高点之后,又加速落回抛出点。若小球所受的空气阻力与小球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则关于小球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在上升阶段加速度逐渐减小,在最高点时加速度最小B、小球在上升阶段加速度逐渐增大,在最高点时加速度最大C、小球在下降阶段加速度逐渐减小,落回抛出点时加速度最小D、小球在下降阶段加速度逐渐增大,落回抛出点时加速度最大12、在如图所示的图像中,图线甲表示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图线乙将图线甲与时间轴所围面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

6、分的面积用表示,下部分的面积用表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等于物体在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B、等于物体在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C、等于物体在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7D、等于物体在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13、如图所示,A、B、C是三个质量、材料完全相同的物块。物块间通过两根轻弹簧M、N相连接,三个物块静止在水平面上,两弹簧均处于拉伸状态,且伸长量均为。已知弹簧M的劲度系数为k1,,弹簧N的劲度系数为k2,k1=3k2。现将连接A、B的弹簧M断开,则A、B、C将在水

7、平面上发生滑动B、B、C仍将静止在水平面上,但它们所受的摩擦力都将发生变化C、B、C仍将静止在水平面上,但B所受摩擦力将发生变化D、B、C仍将静止在水平面上,但C所受摩擦力将发生变化二、本题共3小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14、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亚里士多德的有些认识是错误的。为了证明亚里士多德的一个结论是错误的,一位科学家设计了一个理想实验,下图是这个理想实验的示意图。甲图是将两个斜面对接,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

8、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图乙是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几乎要达到原来的高度;……。由此得到推论:图丙中,在没有摩擦等阻碍时,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设计这个理想实验的科学家是,这个理想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