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

宋明理学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

ID:53963365

大小:4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1

宋明理学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_第1页
宋明理学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宋明理学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二历史“136主题导学”单——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三节宋明理学主备人:陆亚芹审核人:潘金元【目标要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主张【预习指引】1.概述宋明以前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2.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3.概述朱熹及王阳明的思想主张。【探究通道】一、背景——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受到严峻挑战。但儒学以它顽强的生命力,兼收并蓄,开创了新局面。2.隋唐时期:儒学发展更辉煌。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儒学在融合的趋势中向理学发展。3.宋代:出现新儒学体系,即理学。二、宋明理学的

2、代表和思想主张1.理学概念:理学是儒、道、佛三家学说思想融合的产物,以“理”和“天理”为核心,更具理论化、思辨化。2.程朱理学(1)代表——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著作《二程遗书》)和南宋的朱熹(著作《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2)二程的主张:①“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世界的本源,先有理后有物。(理学的核心思想)②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③发挥孔子“仁”的学说,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3)朱熹的主张:①天理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②强调“存天理,灭人欲”。(4)程朱理学获得理的途径:格物致知(5)影响

3、:程朱理学,特别是朱熹的学术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对维护封建专制制度起到了重要作用。思考探究:(1)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2)程朱理学被官学化的原因是什么?3.陆王心学——吸取佛教禅宗思想,把理学发展到新阶段(1)陆九渊——南宋理学家。①认为“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②提出“发明本心”(发:产生于;明:懂得;本心,自己的内心)是求理的方法,反对“格物致知”。(2)王阳明(王守仁)——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①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等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②提出“致良知”的学说,

4、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的思想。为了遏止伪善流行,他特别强调“知行合一”。思考探究: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求“理”的方法有何不同?三、宋明理学的影响1.消极:2.积极:2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二历史“136主题导学”单——人民版必修三【回顾盘点】【能力体验】1.隋唐儒学大师面对儒家思想受到佛、道两教冲击的态度是()A.放弃儒家思想B.以儒为本,吸收道、佛思想加以完善C.创造一种儒家新思想D.对儒、佛、道三教平等对待2.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①程颐②程颢③朱熹④陆九渊⑤王守仁()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C.④⑤

5、D.①②③④3.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发展了儒学思想,形成新的儒学。对朱熹新儒学的表述,错误的是()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B.发展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理是万物本源C.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以维护等级秩序D.主张心外无理4.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5.程朱理学被官方化的原因是()A.理学大儒的传播B.有利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C.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D.是人们求取功名的敲门砖6.王守仁思想的核心是()A.心即理也B.致良知C.天理D.格物致知7.

6、关于陆王心学的评述,正确的是()A.良知靠后天的学习才能得到B.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C.把握“理”和求“理”的方法与程朱理学是一样的,即格物致知D.是对程朱理学的否定8.陆九渊与朱熹的思想的根本区别是()A.求“理”的方法不同B.对“理”的认识不同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不同D.义利观的不同9.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A.知行合一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10.下列关于春秋到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自孔孟以来,其内容和地位未发生大的变化B.其压制人民反抗,维护统治的作用不断增强C.后代儒学的发展是以

7、继承前代为前提的D.是对中国政治伦理道德等影响最大的中国传统文化11.宋明理学对先秦两汉儒学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A.提出“理”的观念系统,用以解释传统儒学,实现儒学的哲理化B.提出“仁与万物俱生”C.强调“存天理、灭人欲”D.强调克服内心的私欲以“致良知”12.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上,演员们手持竹简高声吟唱“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并多次出现巨大的“和”字。它所蕴涵的思想同“仁”、“礼”一脉相承,都源于()A.法家B.道家C.儒学D.墨家13.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材料1: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