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霞:揠苗助长教学反思.doc

李敏霞:揠苗助长教学反思.doc

ID:54072778

大小:1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3

李敏霞:揠苗助长教学反思.doc_第1页
李敏霞:揠苗助长教学反思.doc_第2页
李敏霞:揠苗助长教学反思.doc_第3页
李敏霞:揠苗助长教学反思.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李敏霞:揠苗助长教学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揠苗助长》教学反思--2015年春季镇小学语文专题研讨活动的研讨课怀集县坳仔镇中心小学李敏霞貌似与反思无关的开场白匆匆忙忙,这节课可以用这词来概括总结。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觉得一节课40分钟不够用,40分钟里面,我要涵括这一组的教学目标,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还要将已经选择并设计好的语用训练点一一呈现给学生、给听课老师,实在是太忙太累了,自己都感到累赘。我知道这样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负担,但是作为乡镇语文教研员的我必须要这样做,因为,我要考虑得更多的是语文教师,是这次活动特意邀来参会的听课教师。一节课只教两三个汉字书写,这是我在上个月参加的全县小学语文写字指导教学专题研讨和上周校

2、本部开展“写字指导教学”活动时看到的真实课堂教学案例,也是我最不想看到的一幕。我不敢相信,一节40分钟的语文课,就教两到三个汉字的书写,这是语文课堂还是兴趣小组的第二课堂?紧接着,我最不想看到的教学现象发生了。与同事下乡听课,低年级的语文老师们都把县的那套学得有模有样,把“写字指导”讲得不亦乐乎,写得不亦乐乎,一节语文课,就让这两三个生字给霸占了。我痛心啊!这就是我们想要的语文课堂吗?我思绪良久,这个学期我们全镇小学的语文学科专题是按照县教育局教研室而制定的,“写字指导教学”是必研内容。我除了开展专题研讨任务,还有个人的小学语文高端研修培训学习,还有一师一优课的晒课任务,还有小课题研究的

3、结题工作,还要下乡听课调研……正如某篇课文写的“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我心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定出一个可行的方案,从而有效的开展专题研讨活动,达到扭转低年段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课,我自己亲自上好了。不是信不过老师,而是他们还在纠结当中;不是因为我是省级骨干教师,而是我会站在旁观者和比较专业的角度去审视语文课堂。选择这篇课文的目的与教材处理以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为载体,做到既能凸显“写字指导教学”,又能兼顾语用训练,这是我要亲自上课的初衷与目的。寓言,是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教学这种类型的课文,要求学生理解内容,感悟寓意。这则寓言比较靠后,属于这册书的第七组课文。基于学生

4、的学习经验,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科学认识“寓、揠、焦、喘、截”5个生字,运用换词法理解“巴望”,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等新词;会写ABAC式的词语;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望、焦、算、费”4个生字。2、学会默读课文的方法,逐步养成默读课文的习惯,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违反规律,急于求成。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为了更好地表明我的意图和教学目的,我将这则寓言故事划分了五大板块进行教学。板块一:初步感知寓言;板块二:自读感悟;板块三:认写字词;板块四:学习寓言,体会寓意;板块五:指导书写本课的四个生字。目标简明,教学步骤易操作,一切都似乎水到渠

5、成。目标始终与现实有差距让我感到最失望的是,我的教学设计仍然难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可能是低年级学生的缘故吧,他们的注意力大都很容易分散,集中观察的时间不长。画面抓住的只是一瞬间的有意或无意注意,很快,孩子们会被其他的事物所干扰。重新看了一遍自己的教学视频,我发现了几个值得关注和今后要注意的地方:一、教学语言还不够简练。特别是一些提问,听后自己都觉得累赘。问了一遍,等不及学生回答了又重新再问,有的时候是生怕学生听不明白自己的问题,又重复再问……二、存在教学盲区。好几个镜头都是这样:只关注个别学生的回答,容易忽略其他学生的学习情况。我还发现,当有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只有少部分人会关注

6、回答问题的内容,而且更有个别的学生压根儿就没听。三、容易被惯性操控。一是没有养成先思考后回答的习惯。当一个问题抛出去后,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问题,不管错对与否,说了再算。二是容易被习惯性的学习行为占主导位置。当我才刚开始跟他们说:“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他们就会等不及老师还要交代的学习要求立马翻开课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养成。在与孩子们初次见面布置他们预习的其中一项要求是使用字典查阅一下自己不懂的生字。接触时,我发现他们班上近2/3的孩子没有查字典的习惯,更有部分人不会查字典。因此,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在本节课伊始时略显得苍白无力。一、尽可能做到一课一得足矣,特别是在低年级

7、。关注语用训练点是我一贯的教学主张。因此在进行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时,我将侧重点放在语用训练的教学设计上,力求做到面面俱到。但是,残酷的事实不允许我这样做。基于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基于一节课40分钟的实际情况、基于本人还未十分纯熟的教学技能情况,我的这节课一共用了53分47秒,远远超出了一节课的容量。那个长啊,那个累啊,真的是无法形容!再回首,孩子们这节课接触、认识的知识点不少,但是真正掌握的却寥寥无几。关注应该关注的关注应该关注的。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