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

【课件2】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

ID:54372163

大小:543.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5-01

【课件2】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_第1页
【课件2】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_第2页
【课件2】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_第3页
【课件2】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_第4页
【课件2】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件2】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蓝色块状胆矾蓝色粉末状胆矾实验现象记录水沸腾,管口处有白雾出现,玻璃片上有小水珠块状胆矾被磨细无无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有无新物质生成蓝色的胆矾溶液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颗粒状石灰石二氧化碳气体等出现蓝色沉淀石灰石表面有气泡出现,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有有一、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如:水的蒸发、胆矾的研磨、汽油的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熔化等2、化学变化(也称化学反应):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如:石灰石与盐酸的

2、反应、石灰水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物质的燃烧、金属生锈等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有其它物质生成4、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颜色及状态改变、气体产生、沉淀出现、发光、放热、吸热等,观察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关系在化学变化中必定伴随物理变化的发生,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伴随发生化学变化1、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2)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3)纸张燃烧;(4)瓷碗破碎;练一练物物化化(5)铁生锈;(6)石蜡熔化;(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

3、璃上出现一层水雾;(8)下雪天把一团雪放在温暖的房间里,雪融化。物物物化2、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明确:点燃蜡烛时,石蜡首先熔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在此过程中没有其它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之后蜡烛被点燃,燃烧过程中有其它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所以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二、物质的性质1、化学性质:2、物理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铁能生锈、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煤和木柴能燃烧等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有些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知,

4、如颜色等,有些则需通过仪器检测,如熔点等,但物质都不需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1、熔点和沸点熔点:物质的熔化温度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压强:物体在单位体积上受到的压力2、密度密度: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物质用途和性质的关系用途: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灭火体现↓↑决定性质: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体现用途性质决定三、物质变化与性质的区分物质的变化:可在表达上加后缀“了”,表示某种变化已经发生。如:纸张燃烧——纸张燃烧了,瓷碗破碎——瓷碗破碎了等。物质的性质:描述时,常在表达中有“能、能够、可、可以、会”等意愿动词存在,表示物

5、质具有某种能力。如:纸张能燃烧、瓷碗会破碎等。下列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哪些是物理性质?为什么?1、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2、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3、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能变成水、二氧化碳等。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物性化性物性化性练一练5、铜的密度是8.9g/cm3,熔点是1083℃。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7、酒精能燃烧。8、酒精能挥发。化性物性物性化性本节授课完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