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木雕的少年反思.doc

买木雕的少年反思.doc

ID:54724775

大小:2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0

买木雕的少年反思.doc_第1页
买木雕的少年反思.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买木雕的少年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反思今天上完课,回过头反思自己这节课,我觉得我很认真地设计了各个环节,我认为在本课教学应体现以下教学理念:一、重视朗读,读中培养学生语感。本文的人物语言描写很多,这些语言不仅丰富,更重要是在这些语言描写中蕴含了少年的美好品质。因此在教学中,我不仅充分让学生朗读,还让学生转换角色去读,切身体会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读出语感,也是我在这节课上所要追求的。在学习送木雕部分,以读代讲的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非洲少年的情感,同时创造性地进行朗读,如:少年连连

2、摆手,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在一次次的导读中,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少年的那份友爱。二、积累语言,注重语言文字训练。学习语言是语文课的主要任务,也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本质区别。因此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语言,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习木雕这一段时,我让学生欣赏非洲木雕的各种图片,请大家欣赏后发言,在这里学生能用上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落实了积累四字词组的目的。再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前后词语,反复朗读感受,真正地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乃至在全篇中的作用。学生感悟了语言,更重要的是还逐步体会到如何正确的运用语

3、言。这样做,不仅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三、补充资料,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课文讲的是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旨在让学生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但由于文中内容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为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困难。在本课设计中,我课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阅读,如中非友好往来、中国援助非洲等相关历史资料,在上课时向大家介绍了中国援助非洲修建坦赞铁路的资料:20世纪70年代,中国无利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给非洲国家。中国帮助非洲的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两个国家建造长达1860公里的

4、铁路。其施工间,中国派遣了5万人左右的工程技术人员去。其中有64人为之献出宝贵生命这是中国帮助非洲国家的一件真实且重大的事。这项工程在非洲深得人心。这样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思想感情奠定基础。上了《买木雕的少年》这一课,在理解“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时,要知道学生理解少年为什么单单会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呢?”大部分学生不太理解,我利用网上查阅资料向学生们介绍中非以往的友好关系,便于孩子的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是:中国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援助建设了坦赞铁路,给非洲人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所以非洲少年会说“中国人是我们的

5、朋友!”对于为什么少年会送我木雕,由于有它特殊的背景,了解背景资料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所以我在上课初就向大家介绍了中国援助非洲修建坦赞铁路的资料,这项工程在非洲深得人心。这样为后面的课堂做了很好的铺垫,为后面学生理解“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打下基础。在课堂上的评价语言应该是丰富而生动的,同时也必须具有引导作用。而我在这堂课中评价的语言则不够丰富。本身语文课的教学就是在教学生学习语言,作为教师,课堂上的语言应成为一种典范,学生学习的榜样。这堂课存在的不足有:1、课堂学生朗读太少,当学生说到黑人少年特别想把木雕卖出去,很诚恳

6、时,没有抓住这一契机,读出来,少年的心理揣摩不够,因而在课堂上两个遗憾这一部分体会不够。2、课堂上的资料没有充分利用起来,例如中国援助非洲修建坦赞铁路体现中非友谊的资料,学生理解不够深入。3、课堂中没有把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缺乏激励性的语言,评价语言不够及时。4、课后的练习巩固不到位,由于时间调控不好,因而训练不够扎实。5、自己的文化修养,对课堂还缺乏一定的驾驭能力,对孩子牵的太多,总是急于想要自己的答案,缺乏一定的引导,课堂倾听和应变能力都需要进一步加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