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小学】培养孩子创造性人格.doc

【文章.小学】培养孩子创造性人格.doc

ID:54954026

大小:22.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25

【文章.小学】培养孩子创造性人格.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文章.小学】培养孩子创造性人格.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培养孩子创造性人格  从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来看,不外乎主观和客观因素对其产生影响。尽管目前相当多的研究证明了遗传因素对人格的重要影响作用,但从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客观环境和人际环境往往通过感染、模仿、暗示等心理机制,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塑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个人的成长而言,客观环境和人际环境包括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部分。一个适合创造性人格成长的环境系统,源于上述三者有机的结合并共同作用。 家庭是创造性人格培养的起点,是个人接受最初教育的起点。家庭的结构状况、情感气氛、教养方式直接影响着子女的

2、心理发展。如何认识、评价和利用孩子的心理、性格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人格萌发,应当是家庭教育的一大课题。   幼儿阶段是创造性人格萌发的最佳时期,然而在中国至少有90%的家庭对此认识尚处于盲区。许多家长往往率性而为,他们厌烦孩子提问题,甚至打断孩子的提问,拒绝回答或批判孩子的想法,挫伤了孩子求知和思考的积极性、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家长们通常会无意识地伤害了孩子,影响其日后对新奇事物的探究兴趣,扼杀其想象、思考的能力,从而影响其创造力的产生。如果家长能认真对待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

3、并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因势利导,那么就可能最大程度地促成孩子的创造性。爱迪生小时候上课喜欢提一些诸如“2+2为什么等于4”的问题,当他的教师因此将他看成低能儿并迫使他停学时,是他的母亲南希庇护了他的这种好奇心和独立思考,循循善诱,使爱迪生幼小心灵中的智慧之树得到萌发,最终成为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如果没有母亲的包容,也许世界将从此失去这样一位杰出的天才。因此,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尤其应当注意对孩子自尊心和独立意识的保护。   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处于迅速发育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视野的开阔及社会交往的扩大,他们

4、开始从自诞生以来一直保持着的对父母的依赖和从属关系中独立出来,学会自己判断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独立自主的要求日益变得强烈起来。在这个阶段,家长需要了解子女成长的特殊性和阶段性特点,客观评价孩子的心理、智力发育水平,尊重孩子的个性,信任并指导、帮助他们独立处理问题。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循序渐进,即根据孩子年龄和心理变化的特点相应地改变方法,其中包括情感的表达方式。孩子小时,需要对其个性较多地采取肯定态度;孩子大时,父母与子女交往的形式宜多样化,尽量采取合作协商的交流,适时给予适当的自由和自主权,减少

5、孩子对家长的依赖,培养其主体性、独立性。这些都是对人格培养所做的有步骤的铺垫。遗憾的是目前一些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往往存在两种误区。一种是对孩子过于严厉,以为教育孩子就是单纯地立“规矩”,一味地高要求,迫使孩子按照父母规划的未来去发展,而不考虑孩子发育的阶段性和个性的特殊性,否认孩子有独立选择的自由,对孩子的首创精神总是持批判态度。另一种则是过分纵容,其表现形式往往是对孩子过分照顾,对孩子的错误姑息迁就,因为担心孩子受不良影响而限制孩子的活动。就像鲁迅先生所批评的,因为怕孩子跌跤而永远不让孩子下地学走路

6、。两种做法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就是否认孩子独立、自主的权利,其结果都阻碍了创造性人格的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