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是亲情水是家——论戴表元的山水诗与故土情结-论文.pdf

云是亲情水是家——论戴表元的山水诗与故土情结-论文.pdf

ID:54980537

大小:289.1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07

云是亲情水是家——论戴表元的山水诗与故土情结-论文.pdf_第1页
云是亲情水是家——论戴表元的山水诗与故土情结-论文.pdf_第2页
云是亲情水是家——论戴表元的山水诗与故土情结-论文.pdf_第3页
云是亲情水是家——论戴表元的山水诗与故土情结-论文.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云是亲情水是家——论戴表元的山水诗与故土情结-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6卷第7期湖州师范学院学报Vo1.36No.72014年7月JournalofHuzhouUniversityJU1,2014云是亲情水是家——论戴表元的山水诗与故土情结张婉霜(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摘要:戴表元生于浙东,长于浙东,对故土的山水、风俗、人情充满感情,集中体现在诗歌中对故乡山水风物的热爱、对底层劳动者命运的关注和回归故土的隐逸情怀。其笔下的故土山水,不仅仅是地域意义的山水,也是一种对心灵家园的呼唤。关键词:山水诗;山水风物;底层命运;林泉之志;故土情结中图分类号:I227.4—47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734(2014)07—0088—04戴表元(12441310),字帅初,一字曾伯,晚年自号剡源先生,奉化剡源(今属浙江省奉化县斑溪)人。他生于书香门第,“宋成淳五年人太学,七年登第进士,授建康府教授,德佑三年辞归。元初居乡授徒,大德八年起为信州路学教授,秩满改婺州,以疾辞。至大三年卒,年六十七。为文清新雅洁,有《剡源文集》三十卷。”_1』(n是宋末元初著名的诗文大家。丹纳认为:“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风俗。”_2_(P。’戴表元生于浙东,长于浙东,对家乡的山山水水、风

3、土人情烂熟于心且充满感情。南宋末年,时代剧变,江山易主,戴表元的后半生基本是在隐居、交游与授徒中度过。在颠肺流离的游历过程中,是勤劳淳朴的山民给予他热情的款待,是温暖的乡情消解了人世的艰辛,所谓“艰难终竟乡情耐,准拟行窝处处留”o[3](P238)而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正是家园的象征,“它赋予人一个处所,人唯在其中才能有‘在家’之感,因而才能在其命运的本己要素中存在”。L4J(H因此,在他的笔下,字里行间挥洒着山河之恋、故土情思。透过其诗文镜头,展现出来的是一幅幅斑斓多彩活色生香的乡村画卷,弥漫着清新明丽的泥土气息。

4、一、对山水风物的热爱戴表元自称“性好山水,每杖策,东游西眺,不十里,近才数百步,不求甚劳,意倦辄止。”l3l(他还将诗与“游”密切结合在一起,进而提出“好诗以游”、“游益广”、“诗益肆”的观点。《刘仲宽诗序》中说:“及徐而考其诗,大抵其人之未游者,不如已游者之畅;游之狭者,不如游之广者之肆也。”

5、3l(瑚戴表元很多诗歌都是在游赏中表现出对故土风光的赞美和热爱。诸如“仙草漫漫路不分,钟鱼那许外问闻。凉天九月已飞雪,晴日西山犹带云”,[3](P242)“冬日寒难暝,岩溪浅易冰。猿飞红果嶂,人度白云层”,[3](P234

6、)“溪水清清照鱼影,山风细细落松毛”,[3](P243)清新俊逸,格调明快活泼,自然流走中有一种摇曳疏隽之美。1306年辞仕归里,居住在剡源的榆林村,建质野堂、充安阁,读书吟诗。戴表元对榆林一带的山水风光和独特的气象地理风貌在诗作中有所描绘,比如《四明山中逢晴》诗中,“一冈一涧一萦隈,新岁新晴始此回。莎坂南风寅蛉出,茅檐西El一禽来。人迷白路羊群石,水摧青天雪裹雷。犹是深山有寒食,梨花无数绕岩开”

7、3J(北,《拜袁越公墓因游定水寺有怀源老》有“老树背风深拓地,野云依海细分天。青峰晓接鸣钟寺,玉井秋澄试茗泉”,[3]

8、(P237)都充满了对家乡山水风光的怀念与留恋。尤其为人称道的《四明山十绝》,可谓自然与人文的珠联璧合,颇具民间竹枝词的风味,但又文雅而有*收稿日期:2014—04—10作者简介:张婉霜,在读硕士,从事宋元明清文献整理及研究。第7期张婉霜:云是亲情水是家89韵致。雁飞不断楚天长,云路霜林级级黄。何处人烟有墟落,北风高垅散牛羊。(《枫树坑》)山深不见焙茶人,霜日清妍树树春。最有风情是岩水,味甘如乳色如银。(《茶焙》)[3](P248)前一首中,枫树坑自然是以其红遍山野的枫林美景而出名,深秋时节,这里早已是碧云天,黄叶

9、地,一派明丽疏朗之景。仰望天空,鸿雁飞过,层层浸染的霜林一直延伸至云路。还好北风吹散了云雾,映入眼帘的竟是牛羊洒洒而行,令人不禁叹道:白云深处原来确有人家!整幅画面,色彩鲜明,动静结合,颇具人情味儿。后一首中,四明山茶焙地名的存在,足见此地悠久的茶焙历史。唐代陆羽的《茶经》中有关于茶焙的最早记载,饼茶的制作要经过“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l5]六道工序。元朝以来,茶叶制造虽以散茶为主,但贡茶仍沿袭唐宋旧制。饮茶保持烹煮的习惯。团饼茶的生产仍占相当比重,因此茶焙的使用仍然十分广泛。《王祯农书》中有:“采讫

10、,以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略揉之,入焙,匀布,火焙令干,勿使焦。编竹为焙,裹箬,覆之,以收火气。))[6](P582-583)戴诗中,此地周遭山树蓊郁,茶树遍野,幽深雅静中清妍相映的色彩竟使人产生“树树春”的温暖错觉。更有潺滠岩水,晶亮如银,味甘如乳,可谓风情独绝。不仅是山水自然风光,戴表元对故土风物也津津乐道:如象山之“畲父收牛种,渔丁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