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练习卷.doc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练习卷.doc

ID:55007898

大小:5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6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练习卷.doc_第1页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练习卷.doc_第2页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练习卷.doc_第3页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练习卷.doc_第4页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练习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练习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练习卷班级姓名学号分数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mínzúpŭxiĕjiàshĭliánmiánqĭfúpùbùlŏngzhàobiànhuànxīngluóqíbù二、选择正确读音,用“——”画出。(4分)民族(zúzhú)诗篇(biānpiān)贮存(chŭzhù)开垦(kĕnkĕng)魅力(mèimò)杭州(hánháng)漂浮(piāopiăo)缤纷(bīnbīng)三.选择题(一)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语和加点词语的意思最接近?请你把它找出来,把相应的序号写在括号里。(6分)1.遥望()A.看望B.遥远C.仰望D.眺望2.珍贵()A.宝贵B

2、.珍惜C.珍藏D.贵重3.顽强()A.坚强B.顽固C.顽皮D.强烈(二)下面的诗句中,哪一句不是描写儿童的()(2分)A.忙趁东风放纸鸢B.偷采白莲回C.村长儿女各当家D.也傍桑阴学种瓜(三)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1.胜:①打败(别人)②比另一个地方优越③优美的(景物、境界等)④尽、不胜数不可胜数()以少胜多()旅游胜地()事实胜于雄辩()2.漫:①水过满,往外流②到处都是③广阔、长④不受约束,随便漫步山道()弥漫山谷()长夜漫漫()水漫出来()四、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8分)()的长城()南沙群岛()的景象()运河谱写()创造()搏击()弥漫()五

3、.在原句上修改病句。(6分)1.我们要不断新的知识。2.汽车在辽阔的公路上奔驰。3.我们要环境。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北起,南到,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是谁创造了这,是我们。1.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有溪流,那的云雾,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常常会有一种、的感觉。2.南沙是祖国巨大的。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蕴藏着,贮存了用之不竭的。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的美誉。3.我的家乡在省,简称。“湘江”在我国的省。“京沪铁路”指的是从到的铁路。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

4、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碧波浩渺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波浪线画出来。1分。2.这段话从、、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南沙是个迷人的世界。3分3.给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2分4.“蓝玉”指的是,“翡翠”指的是,“合璧”是指。3分。(二)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

5、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百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看就会想到山区人们的生活一定比蜜甜。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ì)美。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美的

6、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我爱家乡的银梨。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6分)()的细雨()的露珠()的绿叶()的梨花()的阳光()的海洋2.读短文,找出梨果的特点填空。(4分)(1)形状:(1)颜色:开始呈,后来。(2)味道:3.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横线画出来,再找出一个拟人句用波浪线画出来。(2分)4.短文是按顺序来描写银梨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4分)5.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1分)6.作者为什么爱家乡的银梨?请把原因写在下面。(2分)(三)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7、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里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烂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爷爷看着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写起诗来就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