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抛运动新课堂导学案2

平抛运动新课堂导学案2

ID:5511867

大小:9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16

平抛运动新课堂导学案2_第1页
平抛运动新课堂导学案2_第2页
平抛运动新课堂导学案2_第3页
平抛运动新课堂导学案2_第4页
资源描述:

《平抛运动新课堂导学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开县中学“643”学导型课堂学习模式物理学导案高2013级:熊家斌课题名称平抛运动1课时课型问题解决课课程标准认识平抛运动是实际运动,理解其分运动的规律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理解平抛运动的内容。2、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感知平抛运动的实例,有什么样的特征。3、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理解平抛运动的分运动性质,并思考分运动的性质与合运动的关系。4、学生通过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来掌握各运动描述的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用什么量来反应平抛运动的性质。5、学生通过实际例题来记忆构建知识体系,知道速度与夹角描述关系的表达式,并加深理解。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为什么如此分解平抛运动和两个分运动的规律难点:

2、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可以用两个简单的直线运动来等效替代。学习过程学习内容(任务)及问题学习活动及行为【模块一】平抛运动的定义及条件问题一:观看影片《柯受良飞越黄河》的MV及网球的击打,了解此类运动的运动轨迹,我们如何研究这种运动的特点及相关规律呢?平抛运动: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抛出,如果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这时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问题二:平抛运动产生的条件?条件:①有水平的初速度②只受到重力问题三:平抛运动的性质?性质:Vo⊥mg,匀变速曲线运动课堂小例:1:运动员投篮后,篮球在空中是否做平抛运动?为什么?不是,球抛出的速度不是在水平方向上【针对模块一】师:用多媒体展示情境,提出

3、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生:观看情景,分析解决问题一和问题二。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平抛运动的条件及性质。生:独立完成课堂实例。2:水平抛出的羽毛在空中下落是否平抛运动?不是,羽毛较轻,在下落过程中空气的阻力不可以忽略完成问题训练评价单上的1,2题,并公布答案.【模块二】探究平抛运动及其分运动问题四:(1)怎样将平抛运动分解成两个简单的运动?(2)分运动分别做什么样的运动?①水平匀速直线运动,因为水平方向不受力;②竖直自由落体运动,因为竖直方向没有初速度,且只受重力作用(3)分运动之间有什么样的运动性质,合运动和分运动有什么关系?1【学生活动】:学生代表做实验,用不同的力来击打C.2【学

4、生总结】①无论A球的水平速度大小如何,它总是与B球同时落地。②A球的水平初速度越大,走过的水平距离也越大。巩固练习:例1.飞机以200m/s的速度水平飞行,某时刻让A球从飞机上落下,相隔1s钟后又让B球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关于A球和B球在空中的位置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A球在B球的后下方 B.A球在B球的前下方 C.A球在B球的正下方 D.不能确定【模块三】平抛运动的规律问题五:生: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三,并展讲。完成巩固练习和评价单上1,2题,检测自己的掌握程度。师:【学法指导】回顾前面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研究曲线运动的方法,将复杂的运动分解成简单的两个直线运动?简述原因【针

5、对模块二】【设计意图】锻炼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提问】提醒学生观察现象1)、A球和B球落地的先后。2)、用力大小不同时,A球的水平射程有什么不同?生:独立完成巩固练习,进一步加深理解“平抛运动的分运动之间关系”。分别从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分运动来研究平抛运动,相关描述物理量有位移和速度并推导?平抛运动的位移(1)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的位移(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方向的位移(3)所以物体经过t时间运动的位移S位移方向:2.平抛运动的速度(1)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3)所以物体经过t时间运动的速度V速度的方向3.平抛运动的

6、时间①水平方向上的运动与竖直方向上相互独立互不干扰②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结论:物体下落时间仅有高度决定巩固练习:例3.一物体以10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与水平方向成45°,求:(1)落地速度(2)开始抛出时距地面的高度(3)水平射程完成问题训练评价单3,4,5题问题六:思考生活中喷泉与平抛运动的区别,学会用公式解决平抛运动问题?生:分组讨论分析平抛运动描述的有什么物理量。并展讲师:(1)水平运动的规律(2)竖直运动的规律(3)引导学生从建立坐标系的方法来描述平抛合运动师:位移描述方法速度描述方法生:独立完成巩固练习,检测自己掌握情况。生:通过内能的含义,独立分析影响物

7、体内能的因素,并展讲。师:从旁点拨,补充完善。生:独立完成巩固练习和评价单上3,4,5题。师:平抛运动在实际生活实例及应用很多,运用相关运动规律公式,知道某个物理量就可以控制变量教学反思1、激发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构建情景,引出问题,以此激励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产生强烈的求知冲动:“我要想学习。”2、引导学生参与,促使学生用心体验。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寻求规律,强调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才能创新,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讨论,让学生交流,让学生展示,使之自觉,主动的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