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无哀乐论》中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doc

论《声无哀乐论》中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doc

ID:55125870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8

论《声无哀乐论》中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doc_第1页
论《声无哀乐论》中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doc_第2页
论《声无哀乐论》中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doc_第3页
论《声无哀乐论》中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声无哀乐论》中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声无哀乐论》中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论《声无哀乐论》中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   一、概述   《声无哀乐论》全文约7000字。著作中嵇康认为音乐是可以表达哀乐情感,但不能产生哀乐,两者并无因果关系。嵇康还指出:“夫哀心藏于内,遇和声而后实,和声无象而哀心有主,夫以有主而哀心,因乎无象之和声,其所觉悟,唯哀而已”。这里嵇康肯定了“声”能给人带来美感,同时指出音乐的审美的主体先存有哀乐,受到音乐的感召才会引发出来,其实这里人们感受到的只是自己内心的哀乐而已。嵇康阐述的是音乐审美中产生的特殊现象,提出“声之无常”的观点,证实“声无哀乐”。“夫殊方异俗,歌哭不同,使错而用之

2、,或闻哭而欢,或听歌而戚,然其哀之怀均也”,嵇康借这些特殊现象来阐明音乐的特殊审美心理现象,是由于个人的经历,生活方式不同,甚至不同的年龄阶段审美者的心理状态和内心情感的差异会形成不同或截然相反的审美效果,说明嵇康认识到音声和人们哀乐情感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运动着的声响对审美的主体有导情的作用,揭示了审美主体的生活阅历、艺术修养、欣赏趣味等认知因素作用。嵇康借酒来比喻音乐本体存在方式的本质特性和音乐的表现形式。他还指出“此为声音为体,尽于舒疾,情之舒疾,情之应声,亦止于躁静耳。”这表明嵇康已看到音声的自身运动规律和审美主体的听觉感受的特征,音乐的表现形式只是情感的

3、外显形式——情绪状态,音乐的审美情感体验为参与、理解、想象等多种心理活动的整合。嵇康承认音响及其运动的方式能使人“躁静”、“专散”,但是音乐审美活动是主客体,音心相对应的特殊规律。嵇康承认了音乐是能引起人情绪上的“躁静”,同时也否认音声表现哀乐,他坚持音声的本体的独立存在,同样也看到了音乐审美的特殊规律。   二、音乐的本质问题   从本质上来说,音乐首先从创作方面就具有强烈的人的主观意识,在表演形式上,每一个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都增加了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及把握,都夹带着自己的情感意识,而音乐的听众和欣赏者作为主体,本身更是带有自己的主观色彩去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含

4、义。然而,嵇康这种仅仅只是强调音乐的客观性和自然属性的观点是片面的,他一方面否定了音乐的人为主观意识,认为音乐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质,同时也否定了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属性。嵇康音乐本質问题的探究是以音乐本原问题的认识为基础的,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音乐的本质是指音乐本身固有的必然的内部联系。嵇康认为音乐的本质在于“和”,和于天地,和于自然,和于万物,它与人们的情感没有任何关系。同时,嵇康还主张音乐并不表现任何社会方面的内容。嵇康这种强调音乐的表现形式而否定音乐本身的内容的观点,也说明了他对音乐本质问题的认识上存在的不足与片面性。   三、音乐的客观性与人的情感之间

5、的关系   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音乐本身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关系,他的这种美学思想本身又具有一定的两面性、矛盾性。他一边主张要注重音乐的自然属性,认为音乐本身与人的情感没有关系,另一边又强调音乐是具有一定的诱导和教化作用的,音乐不仅能够引起人们的思想情感上的变化,与情感又有着非本原的联系。嵇康认为人的喜怒哀乐是由于现实环境中确实客观存在的事件而引发的,只是埋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只有遇到了一定形式的音乐才能促使人们表现出来;而音乐本身并不会表现人们的某种哀乐情感的,人内心中的喜怒哀乐在音乐出来之前就已经客观存在了。嵇康的这一观点和汉斯里克--西方音乐美学思想

6、的著名代表人物的观点是非常相似的。   四、《声无哀乐论》中的美学意义   《声无哀乐论》注重强调音乐本身的内涵,从音乐的本质出发,打破了音乐等于政治的这一传统思想,自此开始,音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史上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嵇康认为,音乐不是政治的附庸,不是服务于政治的工具,自然也就不再承担传统意义上道德伦理教化的角色。   嵇康的“声无哀乐”打破了中国传统礼乐思想的束缚,与儒家思想的“声有哀乐”相违背,反对一味的强调音乐的思想美等主张,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美学思想,改变了儒家音乐美学思想一统联盟天下

7、的局面,表达了自己在音乐方面所具有的叛逆性。《声无哀乐论》发展到后来,虽然并没有成为中国音乐美学的主导思想,但是嵇康这一音乐美学理论毫无疑问具有极其独特的美学价值,特别是其美学思想所产生的意义更是影响深远,引人深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