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梨树河口东山地点发现的旧石器.doc

鸡西梨树河口东山地点发现的旧石器.doc

ID:55162565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9

鸡西梨树河口东山地点发现的旧石器.doc_第1页
鸡西梨树河口东山地点发现的旧石器.doc_第2页
鸡西梨树河口东山地点发现的旧石器.doc_第3页
鸡西梨树河口东山地点发现的旧石器.doc_第4页
鸡西梨树河口东山地点发现的旧石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鸡西梨树河口东山地点发现的旧石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鸡西梨树河口东山地点发现的旧石器  【关键词】穆棱河流域;小石器工业;旧石器时代晚期;黑龙江省  【摘要】东山地点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梨树区河口村的穆棱河北岸,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和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同遗址所在市、县的文物保护管理所等单位组成的旧石器联合考古队于2016年5月在穆棱河流域调查时发现。共获得石器84件,包括石核、石片、石叶、断块、和工具。通过研究分析,此地点的石器工业特征是用锤击法进行剥片;工具类型以三类为主,单刃刮削器最多;锤击修理,以正向加工为主,反向和复向次之;加工简单粗糙。石器大小以小型为主,中型次之,大型和微型最少,属于东北地区以小型为主

2、的石器工业类型。通过对比分析,暂归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一、东山地点地理位置、地貌与地层  1.地理位置  东山地点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梨树区河口村的穆棱河北岸。西距河口村300米,南距穆棱河90米,东北距天太河屯1100米。地理坐标为45°04′57.69″N,130°38′00.63″E。  2.地貌与地层  穆棱河在地点南侧自西向东流过,形成河谷阶地的侵蚀地貌。河道弯曲,江心滩发育,河道宽40米。地点周围群山环绕,最高峰约为450米。东山地点坐落于穆棱河北岸的二级侵蚀阶地上,海拔高度为266米,面积为南北50米×东西30米。地层堆积:  ①第一层为耕土层,黑色腐殖土,厚

3、约20~25厘米。  ②第二层为黄褐色亚粘土层,厚约10~25厘米,出有石器。  ③第三层砂岩基岩,未见底。  二、石器的分类与描述  本文的分类是依据陈全家教授的分类标准:石核、石片、断块、一类工具、二类工具和三类工具[1]。此地点发现的石器共84件,包括石核、石片、石叶、断块和工具,具体分析如下:  1.石核共16件。可分为单台面、双台面和多台面。  单台面石核3件。长64.6~130.2毫米,平均长91毫米;宽57.6~97.2毫米,平均宽75.1毫米;厚41~58.1毫米,平均厚46.8毫米;重170~792.5克,平均重405.5克。毛坯均为块状,均为锤击石核。原

4、料为流纹斑岩、流纹岩和安山岩。  标本16LHD∶29,长64.6毫米,宽70.4毫米,厚41毫米,重254克。原料为流纹岩。A处为台面,打击台面,有1个剥片面,台面角80.8°,6个剥片疤,最大的长23.7毫米,宽19.5毫米。  双台面石核8件。长25~81.8毫米,平均长54.9毫米;宽41.9~87毫米,平均宽58.5毫米;厚18.7~64.3毫米,平均厚32.6毫米;重31~419.8克,平均重128.7克。毛坯均为块状,均为锤击石核。原料为燧石、石英岩和硅质泥岩。  标本16LHD∶32,长54.6毫米,宽70.4毫米,厚41.3毫米,重191.5克。原料为燧石

5、,呈椭圆形。A台面,自然台面,台面角74.8°,1个剥片面,2个剥片疤,最大的长18.5毫米,宽30.9毫米。利用反向打法形成B台面,台面角74.8°,1个剥片面,1个剥片疤,长42.8毫米,宽39.5毫米。  多台面石核5件。均为三个台面,长25~74.6毫米,平均长52毫米;宽29.4~114.7毫米,平均宽73.5毫米;厚12.1~78.9毫米,平均厚50.9毫米;重8.6~424.4克,平均重232.2克。毛坯均为块状,均为锤击石核。原料为流纹岩、玄武岩、硅质泥岩和安山岩。  标本16LHD∶42,长40.7毫米,宽114.7毫米,厚78.8毫米,重389.3克。原

6、料为玄武岩。形状呈长方形。A台面,以核体一侧面为台面进行剥片,自然台面,台面角78.8°,1个剥片面,8个剥片疤,最大的长24.9毫米,宽67.2毫米。B台面,打击台面,台面角102.5°,1个剥片面,10个剥片疤,最大的长15毫米,宽15.4毫米。C台面,自然台面,台面角67.8°,1个剥片面,3个剥片疤,最大的长44.1毫米,宽33.6毫米。  整体来看,多台面石核用锤击法剥片。多数石核先以台面角较理想的自然台面进行剥片;随后再利用反向打法,以此剥片面再向原台面进行剥片;最后在另一较理想的自然台面进行剥片。可见剥片者利用反向打法是借已剥片的工作面来调整台面角,从而更加高

7、效地进行剥片。  2.石片共13件。分为完整石片和断片。  完整石片5件。长24.1~45.8毫米,平均长34.6毫米;宽30.2~49.2毫米,平均宽40毫米;厚7.1~15毫米,平均厚11.9毫米;重3.5~35.1克,平均重16.7克。均为锤击石片,石片角101.2°~129.6°。原料为流纹岩、流纹斑岩、玄武岩、硅质泥岩和燧石。  标本16LHD∶25,长37.2毫米,宽38毫米,厚9.2毫米,重11.9克。原料为硅质泥岩。自然台面,石片角108.2°。打击点集中,半锥体微凸,无锥疤,同心波清晰,放射线不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