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合作要学会扬长避短(1).doc

低年级合作要学会扬长避短(1).doc

ID:55193728

大小:3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2

低年级合作要学会扬长避短(1).doc_第1页
低年级合作要学会扬长避短(1).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低年级合作要学会扬长避短(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低年级合作要学会扬长避短对于低年级而言,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有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训练学生持久集中的注意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技能培训也正处于初级阶段。由于学生年龄小,心智尚不够成熟,自控力弱,合作行为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所暴露的问题日益凸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电子导学频繁出示会影响学生注意力。电子导学非常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学习任务、学习方法、达成目标,也极大缓解了老师在课堂上频繁用语的负担。但是,低年级识字量少,认读速度慢,过多文字的电子导学,过于频繁的导学出示,时时会让学生的目光游离在老师、白板、书本之

2、间,直接影响学生进入教材去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注意力。恰恰一二年级是集中训练持久注意力的起始阶段。电子导学要学生用眼睛频繁让学生去看,导致眼睛忙碌,心难静,注意力难于集中。2、老师不当站位也直接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孝师站位对吸引学生注意力至关重要,小组合作的课堂要求老师尽量不站讲台。我认为老师站位要能为突出教学重点服务,该站讲台时是一定要站的。在学生心里,老师教学情感也是鲜活的教学素材,这些素材是通过教师囗头语言、肢体语言表达出来的,老师的举手投足自然而然是学生注目的焦点。当前,学生的关注点有四个:白板、老师、书本,还有展示者(组)。不当站

3、位不仅会影响这些素材的合理使用,也经常让他们的关注在这四个点移动,有时会学生莫衷一是,无所适从。3、合作次数过多挤占了学生潜心读书的时间和精力。自从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以后,语文课较从前的课堂多了一些合作,少了一些朗读的氛围,无论是默读、朗读,还是分角色读,因小组合作讨论,占用了很多时间。低年级语文课需要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读,特别是独立地开囗、大声、有感情地读。如果因为小组的合作而耽误了学生读的时间,只能是物及必反,让阅读能力大打折扣。4、不当合作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习惯决定一切,低年级正是培养习惯的起步时期,尤其是学习习惯,包括读

4、书“三到”、倾听,发言、坐姿、站姿等行为还处于培训阶段,完全还没有定型,当持久注意力没有形成,多种感官不能同时有效协调的时候,不恰当的小组合作只能让已经养成的习惯功效锐减。低年级的合作课堂,要学会扬长避短。如何发挥小组合作优势,克服以上存的诸多弊端,培养学生持久集中的注意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1、电子导学与囗述提示相结合,协调多种感官接受信息的能力。当学生的注意力已经集中在教材时,我们可以恰当运用囗述导学的方式来提示学生,让视觉与听觉器官、眼耳囗协调使用,避免学生眼光眼光游移,无从静心的弊端。2、站位突

5、出学习中心,减少注意转移次数。尽量避免老师移动过于频繁,位置跑偏影响学生注意。老师可以根据教学环节与进度需要进行合理站位。出示电子导学时,老师应该站立讲台,突出学生关注电子导学这个重点;学生合作时,老师站位相对灵活,可以巡视、穿插,参与弱势组交流,也可以参与强势组进行培优;当学生展示时,有两处可以选择,一处是距离展示者(组)最远处,有意弱化教师站位,也可以关注全班倾听情况,另一处是靠近展示者(组),让老师站位强化学生关注的内容。3、控制合作次数,增加独学时间。根据不同课型,以2至3次为适宜,留下更多时间学生独立学习、思考和朗读。4、减少

6、四人合作次数,增加两人合作次数。因为低年级合作学习、管理技能,从培训到内化为自觉行为需要较长的周期。分组越小,管理难度越小,2人合作互动性和实效性更强。5、巧设合作环节,避免流于形式。多设计一些符合儿童心理的知识性游戏、综合性活动来强化小组合作意识。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朗读挑战、轮读等形式;小组开火车读词语、背成语;2人合作“你写我看,我写你看”指导写字等。6、适当“重复啰嗦”,注重难点突破。对于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规范、小组合作要领、教学重难点,知识易错易混点,老师在点拨、整理、归类、总结时需要一些非常必要的重

7、复啰嗦,以利于日积月累,建立规范学习习惯,树立正确合作规范,完成学习笔记,练习的纠错,便于学生知识记忆和能力巩固。近一年来,低年级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取得了明显进步,自我认知意识大大增强,初步具备一定的合作互助能力。针对出现的诸多弊端,我们要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化劣为优,走出一条符合低年级特点的小组合作之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