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docx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docx

ID:55250484

大小:12.7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07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docx_第1页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docx_第2页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目前职校单一主体教育存在的问题有:教学质量不高、办学条件薄弱、体制机制不畅、办学活力不足、与社会脱节严重、技术过时等。教育教学改革我们经历了一系列的探索:共建校内实训基地—顶岗实习—订单班。在这些教学模式中,学校仍是单一教育主体,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主要在学校,企业参与度不高,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立即为企业所用。现代学徒制的引入学校就变得十分迫切。为了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我参加由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校组织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培训学习,为期15天。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一、现代学徒制

2、的内涵现代学徒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它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也不同于单纯的学校教育,它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局面,是传统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重大革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是学校与企业二者深度合作。现代学徒制是以企业或(行业)用人需求为目标,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培养为核心

3、,招生即招工,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也是企业的员工。学生入学即与企业签订用工协议,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学校与学生签订单独招生协议。校企双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专所长、分工合作,由学校教师、企业师傅联合传授为支撑,“双主体”育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培养针对工作岗位的技能进行训练,学校培养学生的基础素养。既重视专业知识的灌输和全面素质的培养,也重视专业素养和从业技能的训练,增强了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办学的融合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是以就业为导向,实现由学校到企业零对接。现代学徒制采用校企双方合作提供培训课程,学校学习与企业岗位交

4、替培训相结合,更注重“学中做”、“做中学”,使学生上岗前得到良好锻炼,在学校掌握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实现“零距离上岗”,校企双方按照准员工→员工的路径培养人才,真正为企业输送人才,达到优化用工的目的。二、现代学徒制建设关键点现代学徒制最终目标是要在国家层面实现职业教育制度与企业用工制度的结合或融合,这是国务院层面布局此项工作的实际意义。怎么促进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劳动用工制度相融合是现代学徒制发展最终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在试点阶段,各方面政策都不是很成熟。要使得现在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顺利落地,就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与人社、工

5、信部门对接。我国尚缺乏较完备的支持现代学徒制的法律和政策体系。要保障和推进现代学徒制有效长期运行,就必须需要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相关的政策。例如现代学徒制实施招生即招工,学生入学即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对于中职学生而已,他们大多的年龄都还没满16周岁,这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劳动法。如何克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推广中出现的问题,摆脱教育部门唱独角戏的尴尬的局面,就需要建立跨部门的协作机制。第二,吸引企业参与。目前,现代学徒制在各职校都很热,但是企业却冷。想要吸引企业参与,那么企业从中就必须有好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企业输送人才,到岗即上手,减少企业培训

6、成本,减少人力成本;同时国家可以适当给以补贴或优惠政策。除此之外,还需要消除企业的顾虑,安全、管理、未成年学徒等问题。第三,吸引学生参与。学生关注的点主要在就业前景如何;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岗位,有没有可持续发展;岗位的津贴、劳动强度等基本保障。第四,保障教学质量。培养出来的学生(学徒)质量怎么样,如何保障教学的质量,这是检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性。想保障教学质量就必须引入企业、学校和行业多方参与的质量评价体系。三、构建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传统职业教育是单主体育人,而现代学徒制是双主体育人,工学交替,目前的传统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尚没有完全摆脱传

7、统学科体系的束缚,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仍是以知识的系统性作为教学内容的逻辑主线,岗位工作任务不能有机地融入到课程内容,达不到企业岗位要求。所以目前的课程体系不能满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应是校企共同开发。学校课程以理论和理实一体化教学为主,主要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培养专业理论知识和素养,单项技能和综合技能,学校老师为主要组织教学实施与考核评价。企业课程以岗位实践教学为主,主要采取做中教、做中学,强化岗位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培养,企业师傅为主要组织教学实施与考核评价。学生(学徒)通过学校和企业课程的循环交替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

8、不断提升,实现从学生(学徒)到职业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