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计划总结之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doc

语文计划总结之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doc

ID:55298605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5-09

语文计划总结之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1页
语文计划总结之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2页
语文计划总结之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3页
语文计划总结之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4页
语文计划总结之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计划总结之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文计划总结之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全班有学生  62人,男生32 人,女生30  人。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因为家庭或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学习习惯有待进一步养成,相信假以时日每个孩子都会取得进步。  二、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8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14篇。这七

2、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  从本册教材开始不再安排识字任务。  三、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每一个专题,都根据语文学习目标,既对人文内涵给予充分关注,又注意总结、归纳读写方法,力争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习得两方面均有获益。本册涉及到的读写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

3、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其中,“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册的学习重点。  (二)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本册教材联系教学实际确定各个专题在教材中的位置,关注各个专题及课文的内在关联,使整本教材成为一个整体。  (三)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册教材,在编写时既考虑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考虑有利于学生的学,努力使教科书既成为教师的“教本”,又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本”。主要体现在:一

4、是导语提示单元学习内容;二是精读课文的课后题,略读课文前的连接语,注意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独立思考;三是每组课文后的“词语盘点”便于学生自查自测;四是“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为学生讨论问题、交流认识提供了平台。  (四)“口语交际·习作”的编排,加强指导,明确要求  口语交际话题方面,有与专题内容相关的,也有意识地安排了指向技能的。  习作的编排注意兼顾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也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应用文。  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尽量做到有明确的指导和要求。  (五)“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次是在“祖国在我心中”专题中,与课文的学习同步进行,

5、要求学生开展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活动,交流收获和展示成果。  另一次安排在第六组,是一次大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的编写,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中。除了学习专题和必读材料要予以落实以外,学习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等等,师生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特别是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六)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语文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材注意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这样的编排,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加强了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四、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

6、标  教学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二)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20个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要注意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检测。也可以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  (三)阅读教学  1.首先理清专题的脉络,弄清楚

7、课文在专题中的地位、作用,注意结合专题学习重点来组织教学内容。  2.教学时注意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防止人为拔高或离题万里地发挥。  本册教材课后题主要体现以下学习要求:  (1)指导朗读、默读。  教师可以根据要求,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如何教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上下工夫。  本册的默读要求,重点是边读边思考和加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