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课标试卷.doc

科学新课标试卷.doc

ID:55408819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12

科学新课标试卷.doc_第1页
科学新课标试卷.doc_第2页
科学新课标试卷.doc_第3页
科学新课标试卷.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科学新课标试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春季教师新课程标准测试(科学)一、填空。(30分)1、新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为主的学习活动。2、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但不是科学学习的惟一模式。3、学生科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包括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四个方面。4、生物除了动物、植物还包括细菌、病毒。5、科学课程的评价要注意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时机全程化。6、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

2、活习惯。二、选择。(10分)1、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A)A.看问题、想问题B.想问题、答问题C.看问题、答问题D.想问题、提问题2、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属于(A)A.科学研究B.科学探究C.科学探讨D.科学讨论3、“()”则是在更大的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A.使用课本B.教教材C.用教材教D.阅读教材4、()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A.自然课B.实验课C.新授课D.科学课5、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A.课程资源B

3、.教学资源C.课本资源D.科学资源三、判断。(20分)1、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指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进日常生活的方式与习惯,从而提高生活质量。()2、光是一切颜色的来源,没能光,也就没有颜色。( )3、由学生参加的活动都是亲历活动。( )4、“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科学课中每堂课必须要进行探究。()5、科学新课程提倡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传统的讲授法完全可以摒弃。()6、科学探究活动的程序中的每个环节,在具体操作时一个都不能漏掉。()7、探究的出发点是人类对自然的好奇心,探究的基础是人类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探究的过程是曲折坎坷的,探究的结果有成功,但更

4、多的是失败或者出乎意料的。()8、选择有结构的材料应注重启发性、趣味性、后继性和层次性。()9、内容标准是《科学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10、高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比低估更可怕。()四、简答题。(15分)1、设计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时应注意什么?1、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2、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3、尽可能用表现性目标表达需长期积累才可能实现的目标。2、《课标》中的教学建议有哪些?(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形式(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6).悉心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3、《课标》中的评价建议有哪些?1充分明确评价的目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主体多元、内容全面、方法多样、时机全程)l准确把握评价的内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l灵活运用评价方法(教师观察、学生谈话、杰出表现记录、测验与考试、活动产品分析、学生成长记录袋、评定量表、作业法)五、论述题。(25分)1、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应该是15颗。”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不,是16颗。”老师亲切

6、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这位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落后了。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说明:答题的老师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学得的理念及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感想。)答题思路:1.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可加以肯定:A、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唯教材”的新理念,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更新。B、能尊重学生,老师能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互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

7、的转换。C、能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2.对这一教学片断还可提出以下建议:A、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学;B、可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2、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忆自己较得意的教学案例,并进行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