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掘学生的潜能.doc

如何发掘学生的潜能.doc

ID:55424791

大小: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12

如何发掘学生的潜能.doc_第1页
如何发掘学生的潜能.doc_第2页
如何发掘学生的潜能.doc_第3页
如何发掘学生的潜能.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发掘学生的潜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挖掘学生的潜能(潜能,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潜在的能力。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位学生的能力都发挥到极致,而不是仅仅是传道解惑。那么,如何挖掘学生的潜能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途径:一。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相信每一位学生,积极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教师不能只是让学生怕自己,学生对老师敬畏是应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见到老师就得像贼见到警察似的。表面上看,学生的自制力和纪律性会大大增强,有利于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其实,这并不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因为学生会用过多的精力去防止自己违反纪律,整个神经都会绷得很紧,这将大大

2、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纪律是学习的保证,但不是学习的全部。教师应当对学生恩威并施,既要让学生遵守班规班纪,又要让学生相信老师,把老师当成朋友,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老师,让他们感觉到班级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家的温馨。当然,前提条件是教师要做到心中有爱,对待学生要消除功利心,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进行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呵护。另外,在教师的字典里不应出现‘差生’或‘双差生’这样的字眼。如果班级出现了一些纪律和学习都差的学生,教师应当全面调查他们的情况,查找造成他们今天这种情况的根源,事出必有因,他们不会一开始都是这样的,每一个孩

3、子一出生都像一张白纸,可塑性与模仿性极强,学生的本质并不坏,我们不应带着有色眼镜看他们。其实,往往许多类似的学生踏入社会后表现得并不差,他们也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我们不能仅仅盯着他们的缺点不放,片面地看待他们,更不能放弃他们,把他们当成‘渣子’。如果教师过早地抛弃他们并把他们无情地推向社会后,他们真的会自暴自弃的,谁不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呢?我发现有不少的违法犯罪分子都有一些共性:家长过分溺爱,心中无法;长期得不到关爱,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经常受到不公正对待,心中有仇视心里;由于愤怒瞬间产生的冲动实施犯罪。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学生也像他

4、们一样,光靠严厉的惩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当今社会出现了信任危机,不知从什么时候人类开始变得自私冷漠,可是,教师要竭尽全力让学生相信并非每个人都是如此,还是有人是打心眼里关心他们,让他们重新燃起生活的热情。二.认真贯彻新课改的精神: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学习,大胆提出质疑,学会提出问题。新课改最重要的不是课本设计的变化,也不是所谓的什么‘课堂目标—教学手段---教学过程---重难点突出---板书设计---讲课姿态---要点总结---布置作业’这样死板教条授课模式的变化。如果只是如此,还谈什么新课改?改着改着就又回到老路

5、上去了。我们理解新课改的关键是它的神而非形。我认为,新课改要求下的授课应含有以下内容:1.提出课题(每节课应是一个或多个课题的组合)比如:历史课上可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太平天国起义为什么会失败?2.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3.让学生勇于提出个人的观点。(不要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可采用头脑风暴法,等所有的学生回答完毕后在进行总结)4.教师就学生的观点作出评价和补充。5.然后,还可以和学生共同探讨并可往深处挖掘,让学生试着也提出一些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性。(目的是培养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整堂课不必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一切都是在自

6、由,开放和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中国出了很多像陈景润,华罗庚这样的数学家,但鲜有像哥德巴赫这样的能够提出问题的。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爱因斯坦提出的一个假设就让美国航天署拨款7亿多美元去研究。所以,我们的学生不缺乏勤奋,不缺乏教养,关键是缺乏敢于提出质疑的精神和提出有见地问题的能力,我们搞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让他们学会质疑和辩论而非崇拜和信服,这便是新课改的精髓所在!课堂,教师的主阵地,必须充分利用,因为它在挖掘学生的潜能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摈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学生只知道不停地记笔记,手,口,

7、眼,耳都用了,唯独脑未用。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下,怎能保证课堂效率?学生的潜能怎能被挖掘?学生的学习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记忆的过程,何况脱离了理解和分析,记忆的效果就无法保证!三。让学生学会对某些人或事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话题,让他们以文章的形式写出自己的观点。比如,我曾经出过这样的题目:《中学生该不该带手机?》《面具与老顽童》,《谈谈陈独秀》,《如何看待早恋》,《谈谈中学生的明星崇拜》。。。。。。也许一开始他们不太习惯,觉得无话可说,可是,写几篇后他们就会慢慢爱上这个活动,因为每个人都

8、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欲望,我们要给他们这个机会。我们不要低估任何一位学生的智慧和潜力。如果我们发现好文了,可以拿来给同学们念念,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这个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