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充满活1.doc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1.doc

ID:55428168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12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1.doc_第1页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1.doc_第2页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1.doc_第3页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1.doc_第4页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课堂教学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程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学的主渠道。教师如何发挥“主渠道”的作用,使教学不再机械化、程式化。叶澜教授认为“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的生活。”因此我们应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构建数学课堂教学观,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一、创设情景,搭起“活动的舞台”。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主动感知、思维、想象,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应结合教材的特点,采用游戏、讲故事、比赛、实验等各种愉快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挖掘学生的潜能、展示自己的生命力。如教学表内乘法口诀,4的乘法口诀时,可以编排游戏教学,先说明游

2、戏的规则,然后出示画着4条腿的青蛙的头饰,要求学生观察思考:“一只青蛙4条腿,2只青蛙()条腿,3只青蛙()条腿,4只青蛙()条腿,如此类推。多少只青蛙合计28条腿。算式:2×()=8,3×4=(),()×()=20”。这时学生的兴趣来了,争着上台表演,先摸摸青蛙的4条腿,体验着自己所扮的角色,准确地完成任务,赢得同学的羡慕、赞扬。他们从中体会到了成就感,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往往从此成了教学课堂上的活跃分子。又如:同学们排好队做操,小东的前面有8个同学,后面有7个同学,这队共有几个同学?好多同学不假思索马上列出算式8+7=15(个)。这时,老师不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给他们讲了一个

3、这样的故事:有一天,16只鸭子排着整齐的队伍,在鸭妈妈的带领下,从河的一边游到另一边,上岸后,鸭妈妈一数叫了起来,不好,丢了一只鸭子,可她向前看,向后数,她的孩子一个没少,这下可好了,16只鸭子怎么变成15只呢?同学们听了满堂大笑,鸭妈妈真糊涂,她怎么把自己忘了呢?在笑声中,有些同学恍然大悟:我也糊涂了,怎么把小东给丢了呢?二、全情投入,课堂洋溢“情感的活动”。教师不仅是“舞台”的建筑师,更是“戏”的总导演,诱发演员“入戏”,总结、评定成功之处。教师同时又是一个“大演员”,以父母的慈爱,朋友的知心,与学生平等相处,脉搏始终与学生共欢跳,共同感受和谐、欢愉、感受生命价值得到体现的喜悦

4、,感受师生合作的快乐,“每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构成”。教师旺盛的精神生命力激起学生主动活动的欲望。教师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放射自身的光芒,我们不只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以展的组成。让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在课堂中得到体现,让自己在变换无穷的课堂生活中得到生命的满足。教师对生命的价值意识,对知识事业的渴望、追求与信心在课堂上无时无刻不在涌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学生主动参与的强烈欲望,学生都有抑制不住的活力冲动,我们怎能不为之奋斗?为之而倾情投入呢?因此,我把每节课看作是唯一的,是对自己智慧与能力的挑战,以自己深入,执着的追求精神,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5、三、引导主动参与,使课堂充满活力。素质教育课堂要求学生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其根本在于实现课堂教学主体化,激励每一个学生都主动积极参与学习。1、自学课本。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人脑具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同样也具有巨大的自学潜能。让学生自学新知,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这一转,转出了学生的无可推诿的主体责任心,也转出了先前可能处在压抑或非觉醒状态的那种自决、自断的智慧。教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创设“自学”气氛,把学生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自学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自学前要明确提出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自学后,应该检

6、查,及时议论,谈自己看懂了什么,自学中还发现什么疑难问题。既交流了学习心得,又交流了学习方法,利于调动自学课本的积极性。2、大胆质疑。学生在自学后能提出问题,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也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几个重要阶段。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质疑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一些提不出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引疑。关键性的问题需反过来问学生,由学生自己释疑,对于一些共性的问题要抓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精讲,或稍加点拨。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情感被激发起来了,原来沉闷的课堂充满轻松的愉悦,学生就能精神饱满信心十足地投入课堂中去。3、组织讨论。课堂讨论十分

7、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课堂讨论最能促使学生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讨论,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改变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变“讲”为“导”,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取新知。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一课,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推导是重点,教师可出示一个长6宽3的长方形。然后提出问题:有哪几种方法可以计算出周长?小组讨论后得出四种方法:①(6+3)×2②6+6+3+3③6×2+3×2④6+3+6+3。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比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