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导学案(3课时)

高二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导学案(3课时)

ID:5548685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18

高二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导学案(3课时)_第1页
高二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导学案(3课时)_第2页
高二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导学案(3课时)_第3页
高二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导学案(3课时)_第4页
高二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导学案(3课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导学案(3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二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导学案(3课时)制作人:宝鸡石油中学高二化学组审核人:宝鸡石油中学高二化学组授时间:班级:姓名:组名: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等基本概念。(2)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形成的条、适用范围、特征。(3)常识性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正反应:___________,逆反应:____________可逆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判断水的分解和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是否是可逆反应

2、?可逆反应的重要特征是转化率永远不可能达到100%,也就是反应一旦开始,那么,就不可能只存在反应物,或只存在生成物。(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它的建立与反应途径无关,从正反应或逆反应开始都可以建立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前提:__________________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题:在密闭容器中充入S2和由1

3、8原子组成的氧气,在一定条下开始反应,在达到平衡前,18存在于()    A、只存在于氧气中   B、只存在于和S3中    、只存在于S2和S3中   D、S2、S3、2中都有可能存在。例题:在一定条下,某容器内充入N2和H2合成氨,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最后降为零。、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最后相等。D、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减小等于逆反应速率的增加。三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1逆: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2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某可逆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它们的标志可以通过化学平衡状态的本质特征进行衡量(1)V正=V逆,它是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主要标志。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针对反应体系中的同一反应物或同一生成物而言。由于该物质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才使

5、这种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说明可逆反应己达到化学平衡状态。(2)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是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另一个主要标志。如果反应混合物中某一种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对气体而言)等保持一定,都说明可逆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3)从其它角度也可以判断某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的可逆反应,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情况判断:①当体系中物质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②当恒温恒容时,体系的总压强有发生变化或当恒温恒压时,体系的总体积不发生

6、变化 都可以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③混合气体的平均含量不发生变化,也可以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④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反应,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体系中物质的总物质的量,总压强,总体积或混合气体的平均含量都不发生变化,不能确定反应是否中达到平衡状态堂练习:1.化学平衡主要研究下列哪一类反应的规律()。(A)可逆反应(B)任何反应()部分反应(D)气体反应2.在2N2N24的可逆反应中,下列状态属于平衡状态的是()。(A)υ正=υ逆 ≠0时的状态(B)N2全部转变成N24的状态()(N2)=(N24)的状态

7、(D)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3.下列哪个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H-H键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