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用牡丹育苗和栽培技术

油用牡丹育苗和栽培技术

ID:5558991

大小:54.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7-12-18

油用牡丹育苗和栽培技术_第1页
油用牡丹育苗和栽培技术_第2页
油用牡丹育苗和栽培技术_第3页
油用牡丹育苗和栽培技术_第4页
油用牡丹育苗和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油用牡丹育苗和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油用牡丹育苗和栽培技术(凤丹牡丹)  我国南方地区降雨量大,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土壤含水量高,属于湿润区,而日温差较小,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这些地理气候特征与北方地区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选择适应于南方地区的油用牡丹栽培技术,对于培育优质油用牡丹壮苗以及牡丹籽的高产、稳产显得非常重要。  本技术由菏泽星光牡丹合作社供稿,赵孝庆审校。主要适用于我国北纬23°-北纬33°范围内,如长江以南的省份如湖南、江西、浙江、福建、贵州、云南共六省,还包括长江穿省而过的省份和直辖市:四川、湖北

2、、安徽中南部、江苏中南部、上海、重庆共四省、两市。油用牡丹栽培基地油用牡丹及其主栽品种:  油用牡丹是指芍药属牡丹组中结实率高,且种子含油率高(特别是其中α-亚麻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适宜用作油料作物栽培的种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1年3月22日第9号公告的规定,凤丹牡丹(Paeoniaostii)和紫斑牡丹(Paeoniarockii)的籽油能用作新资源食品。本技术中所指的油用牡丹系凤丹牡丹,其原种称杨山牡丹(Paeoniaostii)。凤丹牡丹的生物学特性:  凤丹牡丹根系发达,粗根为

3、肉质根,不耐涝,耐旱力居中。要求土壤排水良好,但又有一定保墒能力;要求阳光充足,但又宜适度庇荫;喜肥,要求土层深厚肥沃,透气性好;喜钙,在石灰岩山地发育的土壤,尤适凤丹牡丹的栽培。凤丹牡丹对南方的湿热气候有一定适应能力,忌重茬。  凤丹牡丹为亚灌木,其枝条有“长一尺,退八寸”的特性。寿命长,幼龄植株生长缓慢,播种三年才能初次开花,三年以后加快,第五年逐步进入生殖生长期,10年-20年进入生殖生长旺盛期,年生长量较其他牡丹大,如条件适宜,该阶段可以达30年-50年。枝条分枝角度小,直立性强。  只要营养条件

4、合适,凤丹牡丹成年植株当年生枝上的上位侧芽与基部一年生枝上的顶芽均易于形成花芽。花芽为混合芽,当年9月分化完成。花芽越冬要求一定的低温过程。当年生枝条基部着生4-5个侧芽,通常上面2-3个能形成花芽,旺盛者可形成4-5个花芽。油用牡丹苗圃准备:  1、苗圃选地  培育凤丹牡丹壮苗对土壤要求条件较高,应选土层深厚肥沃,易于排水、又能保墒的沙壤土用作苗圃地。忌选粘重、盐碱、低洼及重茬地块(经土壤处理后方可栽植)。PH值以5.5-8比较适宜。  2、提前除草  苗圃地应在播种前两三个月内选定。对其中杂草较多的地

5、块,应在夏秋之交,草籽尚未成熟前予以根除。除草方法:一是土地的人工深翻。把草种子压在下层,不再发芽。二是浅锄浅耕,让地表草籽充分萌发,10-15天一次性把杂草消灭在萌芽中,大大减少杂草种子残留量。三是使用草甘膦等除草剂,或者三者结合使用。除草剂一般使用一次即可,局部杂草严重或有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地块可酌情使用两次。  3、深耕翻晒  苗圃地应提前一个月深耕翻晒,深度30-50cm左右。要在晴天翻耕,通过曝晒促进土壤熟化,以杀灭病菌和虫卵及消灭杂草。  翻地前每亩施用800-1500kg腐熟厩肥,40kg-5

6、0kg复合肥做底肥,同时施入土壤杀虫、杀菌剂。  4、整地作畦播种前再次整理土地,浅耕耙细整平,然后作成高畦。畦宽以2.0-3.0m为适宜,畦面做成弧形,以利排水。畦间步道(兼排水沟)深、宽各0.5m。油用牡丹播种技术:  1、适时播种凤丹牡丹的播种期一般宜选在8月至10月,9月最佳。地温≥20℃(土表下15-30cm位置测量)。如地温较低,或播种期偏晚,播种后必须覆盖地膜,否则当年不能萌动生根。  2、种子处理播种前先采用水选法选种。选择在清水中沉下的饱满的凤丹牡丹种子,用40-50℃的温水浸种24h-

7、48h,或者用常温清水浸种48h-72h,每天换水一次。充分吸水膨胀的种子,经敌克松、多菌灵等药剂消毒处理后,即可用于播种。  3、播种方法  播种时土壤中要有适宜的墒情(田间持水量70%左右),墒情差时要补水造墒后方可播种。  采用条播方法,在做好的高畦上开沟播种。按20-30cm的行距开沟。沟深约5-10cm左右,播幅10cm左右,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种子间距1-2cm,然后覆土3-5cm,稍加镇压。  种子用量每亩60kg左右。油用牡丹苗圃管理:  1、苗体管理  播种后20-30天种子开始萌动生根

8、,入冬前幼根可达10-20cm。若冬季天气干燥,可在苗圃地上覆盖2-3cm厚的稻草或茅草,保护越冬。次年2月初将覆盖物去掉。种子经过冬季低温解除上胚轴休眠后,于2月中下旬幼芽萌发陆续出土。幼苗宜适度遮荫。可搭遮荫棚或采取套作等其它遮荫措施。  幼苗叶片展开,春季气温上升到18-25℃时,是幼苗快速生长期。此时,应注意真菌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可以将杀菌剂、叶面肥(0.3%磷酸二氢钾等)、生长促进剂配合使用或者单独使用,在3-4月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