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球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篮球运球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ID:55714352

大小:5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26

篮球运球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篮球运球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篮球运球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篮球运球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篮球运球教材篮球教材是《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深化篮球教材教学研究是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教学技能的有效举措;强化篮球教学活动是增进学生健身技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篮球项目以技战术和身体练习为主体,体现了很强的集体竞争特质,因而具有极高的健身价值和竞技价值,也具有很好的游戏、娱乐、益智和欣赏价值。学生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对于•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和简单配合,对于发展体能和专项身体素质,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健康水平都有重要的作用。学情分析为指导篮球课程教学改革

2、,提高篮球教学质量,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体育教育专业篮球学习的“学情”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有70%的学生喜欢篮球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理论与实践相分离,课内与课外和脱节;课堂学习对象单一,只顾埋头苦练,缺乏思考与交流,没有充分调动感官进行学习;自主性学习与合作学习积极不高教学目标1、体验篮球的运球动作,感受篮球活动的乐趣。2、发展学生灵敏性和协调能力。3、培养学生不惧困难、敢于展示自我,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信,培养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行进间变速运球a组织学生在行进间运球中关注运球速度的变化,并体验减速与加速过程中身体姿态和重

3、心的变化利身体的协调;以信号控制运球速度练习;并在游戏和比赛中运用。单手肩上传球a组织徒手和持球的引球、挥臂、出手动作练习体会单手肩上传球动作技术与方法;采用较远距离的传接球练习,提高传球准确性。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b组织徒手和持球的跨步(三步)与起跳、跳起制空投篮练习体验动作;再采用自运球、跨步接球和两人一组的传接球投篮练习,逐步增进运动技能。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b将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作为行进间变速运球的特例进行教学,组织体验行进间运球速度的变化,到运球突停与突起,形成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动作技能;熟练后再组织消极和积极防守练习,以及在游戏、比赛中运用。单手胸前

4、传球a与双手胸前传球技能比较,体验双手持球向胸侧引球、伸手臂和快速抖腕传球动作方法,组织近距离练习,体会传球动作的隐蔽性和技巧性。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b组织体验侧身跑动方法、双手胸前传球时机、传球提前量和落点及跨步接球的步伐调整等练习;利用圆形、三角形、四角形及两人跑动推进等多种形式巩固动作。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L原地运球2直线运球3曲线运球4运球急停急起5分狙:二人一球(你逃我追)1教师讲解单个动作,并

5、示范完整动作和要领。2教师组织学生集体练习各种运球方法3纠正错误动作,组织再次练习1学生认真听讲动作方法和要领。2学生集体练习。3学生分组练习。4精神饱满动作轻松第一,篮球基本技能(运球、传接球,投篮、抢断、防守)的学练过程,不仅能在健身活动中全面发展体能,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大脑分析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增进健康水平,而且能培养对篮球的兴趣,增强自主、探究和合作学练的能力。第二、篮球基础配合、游戏和竞赛的学练过程中,双方激烈对抗和拼抢的环境,有利于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培养顽强拼搏的精神;竞争的环境与集体配合的过程,有利于正确处理与同伴之间的关系,增强竞争意识

6、与合作能力,形成团队品质和集体荣誉感;规则的学习与运用,有利于识别球场上道德行为,养成遵守规则的行为和社会责任意识。游戏与竞赛的环境,有利于提高体育运动兴趣,培育体育爱好与情感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学习内容投篮ABB传接球ABB运球ABB基础配合AB比赛及简单规则AAAA注:A水平为体验、教学反思模仿和学会;B水平为掌握、运用和会学。本课采用了升本教育学习方式的三段式模式,即用领受性学练阶段、领悟性学练阶段、提升性学练阶段来组织教学过程。在“篮球一行进间运球课题下”,以自主学会学习为主,由易到难,由筒到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7、来规范课堂教学过程,通过规范的语言组织,合理的场地器材,通过讲授法、示范法、提问设疑法等教学方法来组织学生学习,使学生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兴趣热然中愉快地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我在课中采用了较多的设疑提问法来组织教学,使学生能针对这一教材的特点在思考中进行学练,更快地掌握动作方法。在学法上,我采用了实践尝试和讨论小结的方法指导学练,让学生较为具体地感受动作要领,对动作了解更为深刻,为本课的重点解决提供了帮助。但在实践课程中,还是存在缺点的,如,在掌握一个动作后,要有一点时间来回味,我可以采用踏步时,让学生回I想刚才你所做的动作。在两人一球

8、练习“你追我赶”时,对多余球的处理没有处理的更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