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与卫星电视接收系统.ppt

有线电视与卫星电视接收系统.ppt

ID:55822786

大小:1.88 MB

页数:74页

时间:2020-06-09

有线电视与卫星电视接收系统.ppt_第1页
有线电视与卫星电视接收系统.ppt_第2页
有线电视与卫星电视接收系统.ppt_第3页
有线电视与卫星电视接收系统.ppt_第4页
有线电视与卫星电视接收系统.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线电视与卫星电视接收系统.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线电视与卫星电视接收系统1概述2信号接收与信号源3前端系统4传输系统5分配系统6用户终端7付费电视系统8如何接收和调试卫星电视节目1概述1.1基本概念1.定义与分类(1)定义。有线电视系统是采用缆线作为传输媒质来传送电视节目的一种闭路电视系统CCTV(ClosedCircuitTelevision),它以有线的方式在电视中心和用户终端之间传递声、像信息。所谓闭路,指的是不向空间辐射电磁波。(2)分类按照用途分,有线电视系统有广播有线电视和专用有线电视(即应用电视)两类。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两种有线电视的界限已不十分明显,有逐渐融和交叉的趋势。2.传输方式

2、应用电视和广播有线电视均采用同轴电缆或光缆甚至微波和卫星作为电视信号的传输介质。电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普遍采用两种传输方式:一种是射频信号传输,又称高频传输;另一种是视频信号传输,又称低频传输。应用电视系统都采用视频信号传输方式,而广播有线电视系统通常采用射频信号传输方式,且保留着无线广播制式和信号调制方式,因此,并不改变电视接收机的基本性能。3.工作频段及频道应当强调指出:有线电视的工作频段及频道指的是在干(支)线中传输的信号的频段及频道,并不是指前端接收信号的频段。(1)有线电视的工作频段及频道分布如图1所示,它包含VHF和UHF两个频段。(2)我国的无线(

3、开路)广播电视台按行政区域覆盖范围实行中央、省(市)、地区和县四级布局。(3)邻频道指的是相邻的标准广播电视频道。(4)增补频道传输也是增加有线电视频道的一种方法。图1有线电视的工作频段及频道分布表2CATV的频道划分表4.特性与功能有线电视近年来发展很快,已成为家庭生活的第三根线,又称图像线(第一根线是电灯线,第二根线是电话线)。有线电视的发展之所以迅速,主要在于它有如下特性:①高质量。②宽带性。③保密性和安全性。④反馈性。⑤控制性。⑥灵活性。⑦发展性。1.2有线电视系统的构成1.基本组成有线电视系统一般由接收信号源、前端处理、干线传输、用户分配和用户终端几

4、部分组成,而各个子系统包括多少部件和设备,要根据具体需要来决定。图2是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图。(1)接收信号源。(2)前端设备。(3)干线传输系统。(4)用户分配网络。(5)用户终端。图2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a)组成框图;(b)实例2.拓扑结构有线电视系统的拓扑结构指的是其传输分配网络的结构型式。传统的有线电视系统(电缆电视系统)的拓扑结构为树枝型,即信号在“树根”(前端)产生,然后沿“主干”(干线)到达“树枝”(分支线、分配线),最后送到“树叶”(用户)。树状结构具有多路传送、分支分配、放大等功能,且可以中继传送,适合同轴电缆网。树枝型结构的示意图如

5、图3(b)所示。图3有线电视拓扑结构(a)环形;(b)树枝形;(c)星形3.基本类型有线电视系统种类繁多,分类方法复杂,但总可把它归结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按系统规模或用户数量来分,有线电视有A、B、C、D四类(表3),分别对应大型、中型、中小型和小型系统。表3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类型按网络构成分,有线电视系统有以下几种模式:①同轴电缆网。②光缆网。③微波网。④混合网。2信号接收与信号源2.1信号接收1.开路电视信号的接收差值天线。①两副天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且天线方向正对需要接收的电视信号(主信号)入射方向。②两副天线一前一后,前后距离d等于所要接收的电视信号中

6、心波长λ0的一半。2.卫星与微波电视信号的接收卫星电视信号的接收是采用卫星接收机,微波电视信号(主干线微波中继)的接收是采用微波收信机。图12抛物面天线的类型(a)主焦点抛物面天线;(b)卡塞格伦天线2.2信号源简单的信号源只有一台录像机,复杂的信号源可包括多台录像机、摄像机、电视电影机、字幕机以及整套演播室设备提供的视频和音频信号。3前端系统3.1前端系统及其要求前端是有线电视系统核心,它是为用户提供高质量信号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主要作用是进行信号处理,它包括:信号的分离、信号的放大、电平调整和控制、频谱变换(调制、解调、变频)、信号的混合以及干扰信号的抑制

7、。3.2前端系统的组成1.前端系统的基本组成方式前端系统的组成方案不同,前端系统的组成也就各不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常见型。(2)重新调制型。(3)外差型。图13常见型前端2.有线电视前端系统的发展过程从有线电视的发展过程看,前端系统的发展有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早期的传统型前端系统。第二阶段为逐步发展起来的邻频前端系统.(1)对邻频前端的技术要求①抑制带外成分,使所传输频道的频谱很纯,波形很规则。②伴音/图像载波功率比可调,以免伴音载波干扰邻频道图像。第三阶段为新一代组合式邻频前端。3.3前端设备1.前端系统中的放大器前端系统中的放大器,按

8、结构和实用性可分天线放大器、频道放大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