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佳肴(礼记).ppt

虽有佳肴(礼记).ppt

ID:55825354

大小:1.70 M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6-09

虽有佳肴(礼记).ppt_第1页
虽有佳肴(礼记).ppt_第2页
虽有佳肴(礼记).ppt_第3页
虽有佳肴(礼记).ppt_第4页
虽有佳肴(礼记).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虽有佳肴(礼记).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虽有嘉肴—礼记《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小戴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西汉:戴圣预习检测1、给下列红字注音:嘉肴弗食旨自强兑命学学半2、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jiāyáofúzhǐqiǎngyuèxiào虽:旨:至道:善:困:是故:自强:自反:即使甘美最好的道理好处不通,理解不了所以自我勉强反省自己故曰:教学相长《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教和学

2、相互促进“教别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朗读课文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即使吃,品尝表否定:不代:它的甘美好处最好的道理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

3、能自强也。所以教学自我勉励知道了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了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困难反省自己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所以说教人所以说,教学与学习是相互促进。《兑命》说:“教育别人就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教学相互促进学习学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合作探究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2、主题归纳(“教学相长”—首先通过比喻提出应当重视实践,在实践中“知不足”“知困”明事理,出真知,得到进步与发展。最后点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文章

4、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3、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类比手法(就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开头运用类比手法,由“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吃,不知道它的甘美”,引申到“即使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的好处”两个转折复句,自然过渡到教与学的关系,为“教学相长”提供有力的论证5、读完本文,你有哪些体会?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

5、的地方,这样才能自我勉励,不断提高自己。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字词归纳1、通假字《兑命》曰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2、古今异义A、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B、不能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意义。C、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D、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3、词类活用A、不知其旨也名词作形容词,甘美。B、不知其善也形容词作名词,好,好处。4、一词多义学学学半音xiào,教学学半向别人学习其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不知其旨也它的5、文言句式倒装句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积累1、学

6、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2、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3、教育教学九原则: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启发诱导、因材施教……背诵课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