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 考研 人文地理 历年试题

浙江大学 考研 人文地理 历年试题

ID:5584797

大小:6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2-19

浙江大学 考研 人文地理 历年试题_第1页
浙江大学 考研 人文地理 历年试题_第2页
浙江大学 考研 人文地理 历年试题_第3页
浙江大学 考研 人文地理 历年试题_第4页
浙江大学 考研 人文地理 历年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 考研 人文地理 历年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浙江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通用)浙江大学二OO三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通用)考试科目:地球科学基础一、填空题(共65分,每格1分)1、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和()。2、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和()三大类。3、我国常见的玉石有()()()和()四大类。4、重要的能源资源有()()()和()。5、地震预报的三要素为()()和(),三者缺一不可。6、中国与全球一样,主要成煤期集中在()()()和()四个时期。7、地震按成因可分为()()和()三大类。8、火山喷发

2、可分为()和()两种形式。9、外营力地质作用包括下列类型:()()()()和()。10、褶皱的基本类型是()和()。11、断裂构造包括()和()两类。12、气候的主要类型有()()()()()()和()。13、海底地形可细分为()()()和()。14、海洋资源包括()()()和()。15、震级是根据地震()来确定,而烈度是地震时()的一种表示。16、世界地球日是()月()日,世界环境日是()月()日。17、按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形成演化特征,地壳可细分为()和()两类。18、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和()。19、喀斯特溶洞中,悬垂洞顶的碳酸钙沉积物

3、称(),由洞底往上增高的碳酸钙沉积物称为(),两者相连形成的柱状体为()。20、构造运动按其运动方向可分为()和()。二、问答题(共85分)1、简述板块边界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20分)2、简述“地质年代”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15分)3、简述地震烈度、震级、震源深度的相互关系。(15分)4、简述影响风向和强度的四种主要因素。(15分)5、谈谈你对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识。(20分)浙江大学2004年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专业试题地球科学基础、中国地理浙大2004年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专业试题考试科目:地球科学基础填空题(与2003年的基本上一样)1矿物

4、的物理性质包括ABCD和E2岩石按成因可分为ABC三大类3我国党见的玉石有ABC和D4重要的能源有ABCD5地震预报的三要素为ABC,三者缺一不可6中国与全球一样,主要成煤期集中在ABCD四个时期7地震按成因可分为ABC三大类8火山喷发可分为AB两种9外营力地质作用包括下列类型ABCDE10褶皱的基本类型是AB两种11断层的基本类型有ABC三类12按高程和起伏特征,陆地地形可分为ABCDE五种13地震波主要包括ABC三种,其中D波不能通过液体E波对地面建筑物破坏最大14除地震外,ABCD已成为我国危害最魇地质灾害15震级是根据地震A来确定,而烈度是

5、地震时B的一种表示世界地球日是A日,世界环境日是B日按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形成演化特征,地壳可分为AB两类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A和B20喀斯特溶洞中,悬垂洞顶的碳酸钙沉积物称为A,由洞底往上增高的碳酸钙沉积物称为B,两者相连形的称为C问答题1简述板块边界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2简述“地质年代”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3我国矿产资源有哪些特点4一个地区的地震列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5谈谈你对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识2006年地球科学概论100分填空(超震惊的)三个大题1、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2、板块边界及其应力条件3、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浙江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

6、试:地球基础一、名词解释(10个)季风门槛人数岩溶地貌区位因子生物群落二、论述1、农业区位论的背景,目的及杜能圈的形成机制2、热带气旋的形成,结构,天气特点3、廖什和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异同4、河口三角洲的形成原因,特点,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特点及原因5、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市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浙江大学人文地理学07年试题地球科学基础70分填空地球科学概论一、填空1.太阳系9大行星中,()星最近被降级为矮行星,因此太阳系中只有8大行星。2.外地核和下地幔的界面被称为()面,位于地下()KM深处。3.地球莫霍面之上的部分成为(),它可以分为()和

7、()两种类型。前者厚度薄平均为6KM。4.组成矿物的元素可细分为()、()和()三种类型。5.摩氏硬度计中4为()、6为()、黄玉为()。6.侵入岩出露面积大于100KM2的称为(),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侵入岩是(),主要由()、()和()组成。7.沉积岩是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具体包括()、()、()、()和()五个方面的地质作用。8.大理岩是由()岩石经变质后重结晶而形成。9.中龙是石炭—二叠纪淡水湖中的小型水生爬行类动物,其化石仅在巴西和南非发现。魏格纳作为()学说的重要证据提出,说明当时()和()两大洲曾经相连,后来才分开。10.大洋火山岛(如

8、夏威夷群岛)下的热点是一种位置相对固定,而且深度很大的点状。11.岩石受力产生连续弯曲称为(),其表现形式为()和()。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