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话语分析.ppt

多模态话语分析.ppt

ID:55893149

大小:602.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6-13

多模态话语分析.ppt_第1页
多模态话语分析.ppt_第2页
多模态话语分析.ppt_第3页
多模态话语分析.ppt_第4页
多模态话语分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模态话语分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多模态话语分析内容提要一、多模态话语分析及其历史发展二、主要研究成果三、未来的发展趋势四、参考文献多模态话语相关概念界定多模态话语:是一种融合了多种符号模态进行交际的话语。李战子(2003:5)指出多模态话语为除了文本之外,还带有图像、图表等的复合话语,或者说任何一种以上的符号编码实现意义的文本。ModeandMedium模态(Mode):同步实现话语和交流类别的符号资源,它可以通过一种生产媒介来实现。媒介(Medium):表达信息的物理工具。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介绍20世纪90年代(西方)批评话系统功能语法社会符号学传统的

2、语话分析批评性社会符号学语分析语言教学影视戏剧建筑规划网站页面设计书刊排版多模态话语分析传媒学心理学法学哲学美学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介绍理论基础以社会符号学为视角,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即语言是社会符号,除语言这外还有非语言符号(绘画、雕刻、音乐、舞蹈等)这些非语言符号与语言共同构建社会意义。主要观点图像、音乐、手势、动画、音调等非语言符号在交流中也是意义生成的资源。意义的表达是由多种模态符号来共同实现的,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所有的模态符号都是各自独立又相互作用的,孤立地研究一种符号模态不能解释话语的全部意义。K

3、ressandvanLeeuwen提出“多模态话语”(multimodaldiscourse)这个概念,他们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纯理功能思想拓宽到视觉模式,创建了以“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为核心内容的分析视觉图像的语法框架,奠定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80年代后期: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历史发展话语分析篇章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研究话语表层形式与深层社会结构和权势之间的关系,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20世纪70年代后期:Kress&vanLeeuwen开始尝试包括对语调、音乐、视觉图像、

4、雕塑、绘画、建筑的研究,自此“社会符号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专门研究包括语言在内的各种模态符号对交际的作用,关注在社会情境下所有的符号模态构建意义的过程。2002年首届国际多模态话语研讨会在奥地利萨尔斯堡召开,并出版会议论文集PerspectivesonMultimodality.以后每隔两年举行一次。2006年在意大利Pavia召开的第三届多模态大会,涵盖了身体符号学、数字和因特网语类、多媒体翻译、多模态文化和教育、视觉艺术和电影等七个主题。本世纪初我国学者也开始关注多模态话语,发表论文内容涉及广告、教学、建筑、影视等

5、诸多领域,2009年我国国内第一本多模态话语专著《视觉环境下的多模态化与多模态话语研究》出版主要代表人物Kress,vanLeeuwen,Lemke,JewittO'Halloran,O'Toole,Ventola,Baldry,Thibault,Socollon,顾曰国、韦琴红,李战子,胡壮麟,张德禄,朱永生,叶起昌,成文,田海龙等主要研究成果国外主要成果国内主要成果国外主要研究成果KressandLeeuwen,(1996;1998)研究了模态与媒体的关系,专门探讨了多模态现象规则地表达意义的现象,包括视觉图象、颜色语

6、法,以及报纸的版面设计和不同媒介的作用等;他们所构建的分析视觉图像的语法框架为多模态话语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O’Toole(1994)主要从级阶的角度来分析图象。Lemke(1998)探讨了科学文章中图表与文字的关系;Martinec&Salway(2005)、Len(2006)则详细地探讨了新旧媒体中的图文二者关系。二维平面中的图文关系:再现互动构图概念人际组篇Kress&Leeuwen分析视觉图像的语法框架叙事概念行动、反应、言语和心理分类、分析、象征接触、社会距离、态度信息价值、突出度、分格O’Hallor

7、an,K.L.(1999a;1999b;2000;2003;2004)不仅研究多模态的理论建构,还专门研究了数学语篇中的多模态现象,数学公式与语言之间的转换。Royce,T.(1998,2002)探讨了广告中图像与文字的关系,研究了不同符号在多模态话语中的互补性,以及在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多模态的协同性等;Jewitt(2006)观察了教师使用互动白板(InteractiveWhiteboards)时对节奏、多模态和互动性的资源分配,分析了互动白板语篇设计和教学原则,探讨课堂教学中多模态读写、教学方法和现代技术的关系;Nor

8、ris(2002,2004,2006)在Scollon的MDT理论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多模态分析框架,并利用这个理论框架分析了两个德国妇女的身份构建过程以及多人交际中关联的产生;Baldry,Thibault(2006)详尽的介绍了多模态语篇的转写和分析方法,包括语言描述法、绘图法、图文结合法、图片展示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