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狂想曲音乐欣赏教案.doc

森林狂想曲音乐欣赏教案.doc

ID:55943831

大小:1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17

森林狂想曲音乐欣赏教案.doc_第1页
森林狂想曲音乐欣赏教案.doc_第2页
森林狂想曲音乐欣赏教案.doc_第3页
森林狂想曲音乐欣赏教案.doc_第4页
森林狂想曲音乐欣赏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森林狂想曲音乐欣赏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森林狂想曲》教案一、教学内容:欣赏《森林狂想曲》二、教学内容分析《森林狂想曲》是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欣赏曲,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台湾乐曲。是台湾留美制作人吴金黛及其团队深入台湾山林实地录音,耗时5年,共收集台湾鸟类、蛙类、蝉类、虫类、猕猴、飞鼠、溪流…等近100种自然声音,与音乐巧妙地结合,使乐曲中的自然音源与音乐的节奏、调性相互吻合,奏出了一首优美的森林狂想曲,同时也表现了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景象。是自然声音与音乐融合的一部佳作。乐曲由A、B、C三段旋律组成,在乐曲的开始、中间、结尾

2、处插入了真实的“音效”。第一乐段,羽调式。在一片森林鸟声的背景中,笛子奏出了轻快的主题,旋律清新、跳跃,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这个主题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旋律基本相同,只是在最后一小节的结束音上不同,第一句结束在mi上,第二句结束在la上。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前半句的节奏基本相同,由于旋律向上进行到了sol,所以比第一乐句的情绪略加高涨。第三乐段的节奏有了很大的变化,较为舒展,特别是连续两拍的最高音la,并加进了丰富又热闹的鸟鸣,把情绪推向了高潮。整首乐曲就是由这三段旋律的反复构成的,其

3、间插入音效,使乐曲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全曲的结构为:音效AABABCA音效ABABCA音效5三、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音响、、笛子、打击乐器、蛙鸣筒等四、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乐曲轻松欢快的情绪。2、在音乐活动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为画面配音乐,获得美的情感体验。2、通过听、唱、动结合记忆主题,分辨乐曲的结构,并演唱第一主题。3、通过音乐活动,使学生加深对乐曲的理解。(三)“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为画面配乐。2、能分辨乐曲的

4、结构。3、能听辨乐曲的音色,感受乐曲的情绪。五、教学过程一、初听乐曲[阶段目标:初步感受乐曲,了解乐曲的背景。]1、为情景影片片段配乐[阶段目标:通过为情景配乐记忆主题,并感受乐曲主题欢快的情绪]教师:同学们,音乐通过旋律、节奏、音色等要素可以表现出一种情绪,根据这种情绪可以联想到一定的情景。反过来,某种情境也可以用适当的音乐来表现。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你们当一次导演,为一段影片配乐。教师:我们先来听两段音乐。(A段是《森林狂想曲》第一主题;B段是《命运》主题)学生活动:听音乐并感受音乐的情绪。教师:我们

5、再来看一看这段影片。(播放无声的大森林的情景影片)。想一想用哪段音乐为影片配乐呢?要说出你们的理由。学生:(用A段配乐,因为其中有鸟叫的声音,音乐的情绪很很轻快,适合表现森林优美的景色。)教师:为什么B段音乐不适合呢?学生:(B段音乐太沉重了,和影片画面的情绪不相配等。)教师总结:你们回答的都很好,那你们能为这段音乐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吗?学生:小溪边的故事、山谷交响曲、美丽的大森林、森林的早晨、森林交响曲、森林的夜晚、大自然交响曲,林间漫步。教师:你们起的名字都很好,很适合音乐的表现,有的还很有诗意。这段音乐就

6、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森林狂想曲》的第一主题。关于这段音乐还有个故事呢?2、介绍乐曲创作背景完整欣赏乐曲[阶段目标:完整的欣赏乐曲,了解乐曲的背景。]教师:台湾有位音乐制作人,他非常热爱大森林。于是就组织了一个团队,深入到台湾的大森林中,用了5年的时间录制了100种森林里的声音,有鸟类、蛙类、蝉类、虫类、山羌、猕猴、飞鼠…等5。更奇妙的是他把这种自然的声音与音乐巧妙的结合起来,这些自然的音源与音乐的节奏、调性非常吻合,奏出了一首优美的森林狂想曲。现在我们完整的来听一听这首乐曲,特别要注意其中的“音效”。听一听都

7、有哪些声音?(播放CD)学生活动:完整欣赏乐曲学生回答:流水声、鸟叫声、青蛙叫等。二、欣赏第一乐段主题[阶段目标:听辨主题的乐句,演唱并记忆第一主题。]1、听辨乐句[阶段目标:通过聆听,分辨第一主题的两个乐句。]教师:你们听得真准,这首乐曲中第一乐段主题轻快、活泼,使人心情舒畅,在旋律上很有特点。我给你们弹奏一下这个主题,请你们仔细听听这段旋律有几个乐句?有什么特点?用了哪种创作方法?教师操作:慢速弹奏主题。学生:这个主题有两个乐句。这两个乐句的旋律很相似。教师:请你们再听一遍,听一听结尾处分别是什么音?(教

8、师弹奏)学生:这两个乐句的结尾有所不同。第一个乐句的结尾是mi,第二个乐句的结尾是la。教师:哪一个有结束感呢?学生:第二个乐句的结尾la有结束感。教师:作曲家用了什么样的创作方法呢?学生:使用了基本重复的方法。教师:对,这段旋律非常流畅,作曲家用了基本重复的创作方法,所以很容易就记住了。轻快、活泼的情绪好像表现了早晨森林里百鸟争鸣的生动景象。2、演唱第一主题[阶段目标:通过演唱,记忆第一主题。]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