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汛抗旱减灾对策思索

关于防汛抗旱减灾对策思索

ID:5602571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19

关于防汛抗旱减灾对策思索_第1页
关于防汛抗旱减灾对策思索_第2页
关于防汛抗旱减灾对策思索_第3页
关于防汛抗旱减灾对策思索_第4页
关于防汛抗旱减灾对策思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防汛抗旱减灾对策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防汛抗旱减灾对策思索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防汛抗旱减灾更加的重视了,通过分析我国水旱灾害的特点,创建了防汛抗旱减灾的工程体系,并且对新时期如何提高防汛抗旱减灾进行对策的分析。关键词:防汛抗旱;减灾对策;对策探讨中图分类号:TV697.1+3文献标识码:A引言在我国这么多年的发展进程中,部分地区一直深受水灾和旱灾的影响,尤其是最近几年,人们为了发展经济对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一些灾难接踵而至,例如,干旱、洪涝、台风以及泥石流等。因此,我国必须要加强防汛抗旱体系,不断研究新的解决对策,最大限

2、度的减少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损失。一、新形势对防汛抗旱工作的要求1、以人为本7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防汛抗旱工作的头等大事,致力于减少洪涝和干旱对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威胁,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工作中需要围绕“以人为本”这个主线,把防洪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抗旱保供水安全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洪水资源,通过洪水管理和全面抗旱,最终实现人与水的和谐。2、人水和谐人水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人水和谐”的理念,强调地域性、现代性

3、、文化性而淡化工程痕迹,达到了自然、生态、景观相融合的境界。建设水利工程体系,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又发挥人水相亲的平台作用,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正是新形势人民群众的渴求。3、应急管理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尽快健全防汛抗旱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反应快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这既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成为检验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新形势下对防汛抗旱工作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二、目前我国防汛抗旱减灾体系的现状7分析我国目前防洪抗

4、旱减灾体系的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工程体系完善,防御能力提高,我国九八年发生的那场特大洪水,就此加强了对于防汛抗旱工程体系的创建,目前,我国的各大江河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防洪能力,一些台风易发地区也提高了防台风的标准,同时,基本上保证了干旱地区的农业和生态环境不会受到较大的损失,对于城市的安全发展也有了一定的保障,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与管理控制来实现防洪抗旱减灾自救的工程体系。其二,组织机构健全,指挥调度统一,我国政府已经提高了对于各大江河湖泊的管理与调度,并成立了防洪抗旱的协调领导班子,主要是对各大乡镇

5、的防洪抗旱情况进行汇报与分析,实现管理上的合理分配,同时,也使得防洪抗旱减灾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其三,关于防洪抗旱减灾的法律法规也越来越完善,使得依法防控有了更为有力的保障。其四,就是对于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和防控响应有了更为及时的规范,在政府的指挥调度与决策上更加的科学、快捷,使得灾后抢救更为及时。最后,就是对于安全防范意识的宣传工作更加全面,运用新闻媒体的力量加强人们对于水灾旱灾的关注程度。三、防汛抗旱减灾措施1、更新防汛抗旱减灾的理念7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到洪水的发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密切相关,我们要

6、从规范自身的社会活动开始从根本上解决洪水的发生,同时,对容易发生洪水的地区进行前面的管理和控制,把洪水带给地区的危害减到最低。现在,我国的防汛抗旱体系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保护农田,还有更重要的城市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新时期的防汛抗旱减灾理念需要不断的更新,在坚持防汛抗旱举措的同时,加大对于洪水的控制和管理,应该规范人类的社会活动,最大限度的利用洪水带给人们的资源与效益,同时强化风险管理意识,不断的扩大防洪抗旱的领域,采取多种方法积极主动的抗旱,新的防汛抗旱减灾理念意在注重防洪抗旱体系的建设,更好的实现社会经济活动的管

7、理与风险的防范。2、健全防灾工程体系建设,提升防灾能力防灾工程建设是我国防汛抗旱的基础,没有充分的物质基础保障无法实现防汛抗旱工作的有效开展,针对旱涝灾害产生迅、危害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应对措施争取将灾害化解在萌芽状态。对于无法有效控制的灾害,在灾害发生后确保相应的减灾工程发挥作用,最大限度的降低灾害造成的危害。防灾工程设施建设是健全防灾工程体系的重要内容,针对江苏地区灾害多发特点建设相应的防灾设施能够有效提高城市防灾能力。尤其是要在原有的各市抗排队的基础上组成一批市级的防汛机动抢险队,为了降低

8、洪涝灾害时造成的损失,要尽可能的增加排涝设备的建设。3、强化风险管理7要想更好的完成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就应该意识到水灾旱灾的发生原因及过程,尽管不能够完全的消除水灾旱灾带给我们的损失,但是,通过创建有力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就能够很好的规避风险,通过创建创新体制改革,分担化解风险,提高我国对于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事实上,我国的国情决定着防汛抗旱减灾体系的构建,通过策划风险防范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