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疾病外科手术治疗与监护.doc

心脏疾病外科手术治疗与监护.doc

ID:56048371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19

心脏疾病外科手术治疗与监护.doc_第1页
心脏疾病外科手术治疗与监护.doc_第2页
心脏疾病外科手术治疗与监护.doc_第3页
心脏疾病外科手术治疗与监护.doc_第4页
心脏疾病外科手术治疗与监护.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脏疾病外科手术治疗与监护.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6心脏疾病外科手术治疗与监护主讲:张艳心脏外科手术大多在低温体外循环下实行,机体可能由此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术后早期患者病情复杂、危重且多变,因此必须加强监护。术后48小时是监护治疗的重要阶段。一、心功能的维护心脏术后最常出现血容量不足、心肌收缩力下降或外周阻力增加,导致心排血量下降,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因此应加强心功能的维护。(一)补充血容量术中失血、低温体外循环、术后出血或渗血未及时补充、大量利尿是患者术后血容量不足的主要原因。1、容量补充的种类和量(1)容量补充种类:应考虑胶体溶液与晶体溶液的补充比率,术后早期胶体溶液的补充应根据每小时胸腔引流量,以等量补充全血

2、或血浆,由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估计输入的血量是否已充分。(2)输入液量:应综合分析失血量、每日液体出入量、每日生理需要量、生化检验值和临床症状体征后进行判断。实施中应严格掌握单位时间内入量的控制,液体过多过快可造成急性心力衰竭。通常,可根据中心静脉压值来判断血容量;但CVP可受到右心功能、静脉血管张力、心包内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仅作参考。对于重症患者,主要根据左房和毛细血管嵌压,同时参考血压和CVP进行血容量的补充。血容量补充要求左房压达到8—12mmHg,CVP6—12cmHO,血红蛋白10—12g/dl,红细胞压积28%—30%;患者循环稳定,末梢温暖,尿量满意

3、。2、静脉输液与静脉管道的护理(1)保持静脉通路通畅:术后一般均有中心和外周两条静脉通路。(2)严防输血输液导致的心肺功能损害:最严重的有急性肺水肿和肺动脉栓塞。重在预防,主要措施有:A、均匀分配输液量,B、杜绝空气输入,C、减少高浓度药物对血管内膜造成的化学性损伤,防止静脉炎发生,D、缩短静脉导管的留置时间,防止发生继发感染或形成静脉血栓。(二)心功能支持术后早期低心排综合症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节心脏前、后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优化心肌;改善组织供养和心肌代谢。1、调节心脏前、后负荷,通过补充血容量调节前负荷。后负荷增加,末梢循环不良时,需应用血管扩张剂。应从小剂量开

4、始。常用药物有:(1)硝普钠:为首选的扩血管药物,具有扩张动脉,扩张静脉的作用较小。常用剂量1—6ug/kg.min,应用后作用立即出现,停药后作用立即消失。(2)酚妥拉明:主要扩张动脉,作用发生快,持续时间短,常用剂量1.5—2ug/kg.min。(3)硝酸甘油:扩张动脉的作用小于硝普钠,但可降低静脉张力和降低冠状血管阻力,多用于治疗心肌缺血,常用量0.5—3ug/kg.min。2、增强心肌收缩力6(1)正性肌力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输入血管活性药物的通路不可同时输注其他药物,否则可因药物输入量的突然增加造成血压的突然上升或下降。血管活性药物对血管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5、应由中心静脉输入,并做好标记,方便核对。多巴胺:2—15ug/kg.min,多巴酚丁胺,2—15ug/kg.min,肾上腺素,0.03—0.15ug/kg.min,异丙肾上腺素,0.01—0.15ug/kg.min,去甲肾上腺素,0.03—0.15ug/kg.min。(2)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一)血压、心率和心律的观察1、血压血压反映心泵功能,心脏术后患者应采取有创血压进行持续监测。常见异常有:A、血压<90mmhg,此时应首先判断原因,是容量负荷问题还是心功能问题,可参考CVP、肺毛细血管嵌压和左房压进行判断,根据结果补充血容量或进行强心、利尿和扩血管治疗。B

6、、术后高血压,给予镇静止痛药物外,应用硝普钠、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药,使血压控制于术前水平,血压过高将增加心脏后负荷,并有可能引起术区渗血。C、脉压差<20mmhg往往表示血管收缩、阻力增大,此时尽管血压并不偏低,但组织灌注不良,应遵医嘱使用血管扩张药,维持脉压差在20mmhg以上。2、心率和心律的观察心率是影响心排出量的因素之一,成人术后心率80—100次/min为宜。常见异常:心率>180次/min,应按急症处理。根据病情选用胺碘酮、洋地黄制剂或钙离子拮抗剂,并查找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B、心率<60次/min,应予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或启用起搏器。C、术后

7、常见心率失常有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严重者发生室速或室颤,应认真识别,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二、呼吸功能的监护(一)呼吸机辅助呼吸1、辅助方法心脏术后由于麻醉药物应用、手术切口疼痛、体外循环对肺的影响,患者可能存在肺间质水肿和呼吸功能不全,因此,术后常规进行呼吸辅助,而正确的呼吸辅助能保证患者安全度过术后第一个24小时的危险期。术后常规用定容呼吸,用同步间歇指令呼吸模式。呼吸机设定:潮气量10—12(儿童15—23)ml/kg,呼吸次数14—20(儿童18—40)次/min,氧浓度1.0或0.7,P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