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模具设计标准.doc

塑胶模具设计标准.doc

ID:56093202

大小:3.71 M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6

塑胶模具设计标准.doc_第1页
塑胶模具设计标准.doc_第2页
塑胶模具设计标准.doc_第3页
塑胶模具设计标准.doc_第4页
塑胶模具设计标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塑胶模具设计标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塑胶模具设计标准一、目的1.规范本部门设计工作、统一设计风格、完善设计工艺,真正实现设计指导生产并为生产服务;2.实现本公司的模具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二、内容一、对产品图的分析:工程师接到工作指令后,首先必须认真阅读用于开模的产品图和客户所提供的相关资料,对产品的材料,胶位的厚度及均匀情况,出模方向和拔模角度进行分析,结合客户所提供的相关资料和主管的具体要求,草拟一个简短的报告,内容包括产品能否开模,开模后有无不良现象产生,产品能否满足客户的要求等等,并将此报告于第一时间反馈给主管。二、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是注射模具熔体填充模具型腔的通道和入口,由主流道、分流道、冷料

2、井和浇口等部分组成。浇注系统设计得合理与否,对制品的质量、精度和生产时的效率有直接的影响。在模具设计中,构成浇注系统的零件主要有定位圈(法兰)、唧嘴、唧嘴衫套、水口套、拉料杆等。根据本部的习惯和风格,结合客户要求对这些零件选用作如下规定:1.设计美国公司的模具时:定位圈选用英制φ3.99”(内孔径为φ2”)的DME英制NO.6501系列和英制φ4.99”(内孔径为φ2”)DME英制NO.6502两个系列。唧嘴用英制DME.B-6600SR=1/2"、B-6600SR=3/4"、U-6600SR=1/2"、U-6600SR=3/4"这两个系列。2.设计欧洲客户和升宁的模具

3、:定位圈用φ125或φ100的公制标准。唧嘴用φ12、φ16、φ20、SR=15.5的公制标准。3.设计浇注系统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流道截面首选圆形,其次是半圆形和梯形,大小根据产品的大小和材质的性能等确定,通常选用φ4、φ5、φ6、φ8、φ10或相当尺寸,如果产品不大或者材料的流动性较好时,(如POM、PP、软PVC、PA66等)流道截面尺寸选φ4、φ5;如ABS、PS、ASA等,流动性中等到的材料流道截面尺寸选φ5、φ6;如PC、硬质PVC、PMMA等流动性较差的材料,流道流道截面尺寸选用φ8、φ10或设计得更大些。b)、设计流道时,必须考虑熔体均匀填充型腔

4、并保证制品的精度和外观。c)、水口的设计:设计水口时,首先考虑水口能否与产品自动分离,实现自动生产;其次水口位置尽可能不对产品的外观造成影响;再次水口位置最好是选择胶位较厚和有利于熔体填充型腔的位置,水口要避开正冲镶针和较弱的镶件。如果是潜水时,潜水的角度最好取40°~50°之间,潜水口的顶针与水口入口的距离以10~15mm为宜。d)、于流道的最末端设计冷料井,冷料井深度或长度为6-10mm(图1)。e)、流道表面必须注明省光,分流道处必须设计R(图2)。f)、唧嘴球面半径的选择原则是略大于客户所提供的注塑机射嘴的球面半径(图3)。g)、细水口模具在设计时,从减少水口料

5、着想,首选深唧嘴,设计深唧嘴时要着重参考客户所提供的注塑机资料,如参考注塑机射嘴的直径和长度来设计唧嘴的内径和深度。第6页共6页冷料井分流道(图1)(图2)(图3)h)、细水口模的流道截面一般设计成梯形,两侧斜度取5°~15°,并在适当位置加水口扣针和流道推块,以保证水口被拉断定和被弹出(图4)。水口推块水口扣针冷料井流道截面(图4)i)、热流道结构的设计:为了保证制品的质量,缩短注塑时间和减少水口料,有些模具必须选择热流道系统。设计热流道结构时,我们尽可能的选用标准的热唧嘴、热流道系板和其标准件配件,以缩短订购周期和节约成本;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订制此类零件的非标准件时

6、,必须充分考虑其装配尺寸,加热均匀性等等。同时,对其电源引线和感应器的引线布置也要美观合理,切不可让此等线从温度较高的地方绕过或像蜘蛛网一样分散于模具之间。二、成形零件的设计成形零件通常指那些参与封胶的零件,如前后模仁,内模中的镶件,镶针及侧抽芯机构中的行位、斜顶等等,这些零件对保证制品的外观精度都起着决定性作用。设计这些零件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分模线(面)的选择:首先,分模线会直接在制品的外观上留下痕迹,所以在进行设计之前必须仔细阅读客户的资料,了解客户对产品外表面的要求;其次,分模面的设计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产品的成形;再次,分模面将直接关系到模具的加工成本。合理选

7、择分模面,就要求工程师对塑胶模具的设计有丰富的经验。对一个产品进行模具设计时也许有多种设计方案,但最合理的方案只有一种。通常选择模具的分型面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前提下,分型面有利于保证制品的质量、有利于熔体填充型腔、易于加工和降低模具成本等等。A)模仁(内模)的设计1、须充分考虑模仁的强度和刚度,防止其在生产中炸裂和变形,这是模具设计中最重要的一步。要合理把握其强度和刚度必须充分掌握产品的结构特点和所选用钢材的特性,必要时需进一步对其强度和刚度进行计算和推理。根据经验,一般模仁边沿与型腔壁的距离取20~80MM,如果产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