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教版初中生物新教教材中科学素养的培养.doc

浅谈人教版初中生物新教教材中科学素养的培养.doc

ID:56192585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9

浅谈人教版初中生物新教教材中科学素养的培养.doc_第1页
浅谈人教版初中生物新教教材中科学素养的培养.doc_第2页
浅谈人教版初中生物新教教材中科学素养的培养.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人教版初中生物新教教材中科学素养的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人教版初中生物新教教材中科学素养的培养青海省湟中县教育局李宝香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我们的课程理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此次课改人教版新教材顺应了时代要求,将科学素质培养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生物科学是21世纪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因此,生物科学素质的教育内容应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

2、五个方面。要真正达到培养科学素质,特别是一个普通公民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素质,就得要求教师在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转变教育观念,创造性地进行教学,那么如何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呢?一、创设思维“情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考察学生的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和创造性地发现问题,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例如,在学到《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时,教材中提供了相关的图文资料信息,这

3、则信息的开头就是“你听说过克隆羊多莉吗?”,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就开始七嘴八舌了,“听说过”“还有克隆牛,克隆人”,“这两天新闻中老提到克隆人,有的人赞同克隆人,有的人不赞同克隆人”。这时我提出“你知道克隆是怎么回事吗,克隆羊多莉是怎么产生的?请阅读下面的这则信息”。带着问题,学生自己通过对这一则信息的分析了解了克隆,而且清楚了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这时我提出“同学们既然提到了克隆人,现在又大体了解了克隆技术,那么你们对这两天新闻中争议比较多的关于美国科学家克隆人的这一事件有何看法,请各小组收集有关信息,阐明你们的观点”。各小组学生积极准备了

4、一个星期,将各自的观点带到了课堂上,各小组你一句我一句争相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及依据,“克隆人好,这样可以治疗一些现在无法治愈的疾病,有资料已经说了可以治癌症、心脏病、老年痴呆症,还可以使瘫痪的人重新站起来”;“克隆人不好,坏人再克隆出一个坏人那不乱套了”;有的小组甚至说出“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生物i程公司(ACT)的科学家克隆出的是人类的胚胎,而不是复制人的那种克隆”等等。各小组间争了一节课,下课时大家还意犹未尽,我为他们能够收集到如此丰富的资料而感到惊奇,这也说明了学生们对周围热点问题的关心。在这个过程中我并没有发表任何见解,我觉得无须告诉

5、他们什么是对是错,也不要求他们有最终的一个标准答案或者说是掌握什么,教学应该重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非掌握知识的数量;重在亲自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获得感悟和体验,而非一般地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重在全员参与,而非只关注少数尖子学生考高分。显而易见,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收集和组织材料的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此外,还可以通过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问题。这样通过师生对问题的研讨,可以使学生获得认识生命的科学思想,启迪认识一般事物的智慧,发展学生的能力。二、重视观察和实

6、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观察”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实物,练习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如对一些生物或非生物进行比较观察,观察花的结构等。“实验”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教学既是一种探究活动又是当今生物教学的最基本形式。七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实验,还不知道怎么去做。新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都详细列出了实验步骤,学生实验以模仿为主,上课的模式基本上是先做实验,再进行讨论与总结,真正实现了“在做中学”,以实验教学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植物和动物体细胞的时

7、候,我将两节课实验放在一起上。因为学生没有做过装片,所以老师必须先做演示。然后学生自己做黄瓜、洋葱、西红柿以及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装片,要求他们仔细观察并画出细胞图,学生们兴趣浓厚,基本都能认真做出装片,并且画出细胞图。这时提出“植物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一样吗?”学生回答:“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答案呢?问题并不在于学生,因为学校条件有限,显微镜倍数低,学生只能看到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这时我告诉他们先不忙下结论,先看教材,学生看了纳闷,“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跟书上说的并不一样”、“哦,书上说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紧贴在一起,是真的吗,科

8、学家是怎么知道的?”等等,在这里我强调了我们实验条件的不足,并且引入了植物的“质壁分离实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清楚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确实不同,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知识及方法就这样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