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其经营策略.doc

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其经营策略.doc

ID:56288722

大小:2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09

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其经营策略.doc_第1页
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其经营策略.doc_第2页
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其经营策略.doc_第3页
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其经营策略.doc_第4页
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其经营策略.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其经营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其经营策略商州区板桥镇中心小学郝会峰现在的教师有多少人具有职业幸福感?职业的幸福感又有多强?观察现实生活,畅游网络世界,可以发现缺少职业幸福感的教师不在少数,有的教师有职业幸福感,但并不强烈,有的教师看起来有职业幸福感,实际上是对职业幸福感的误解。因为职业幸福感源于对职业的忠诚与挚爱以及职业所能提供的优质环境。只有当二者有机而完美的统一,才能产生职业幸福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困扰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来自于教师对职业的主观认知,也来自于客观环境对教师职业情感与思想的影响和制约。从主观上看困扰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有的

2、教师对职业的认知仅限于将从教视为谋生的手段。大体上有三类:一类是只教书。这样的教师不大重视工作对象--学生是独特的富有生命个性特征的正在成长中的活生生的"人"这一特殊性,对他们来说,所谓学生,往往只不过是"考试工具","分数机器",学生的考试分数是至高无上的追求,当学生获得高分时,就有成就感和幸福感,当学生分数上不去时,就有失败感和痛苦感。其基本的理念: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一类是糊教书。这样的教师连只教书也做得不够好,业务上生疏,教学上平庸,对新课程理念不是积极地学习,不是科学地思考,而是消极地抗拒,

3、感性地怀疑与否定,在新课改背景下仍抱着陈年的坛坛罐罐,坚守在"职业高原"甚至已经退步到"职业平原"上浑浑噩噩地度日,上课只知道照本宣科,无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顾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与感受,学生作业不会,不是反思自己的教学有无不当,而是一味责怪学生,常常将学生骂得狗血喷头,结果是学生越来越怕学,越来越不愿学,教师则越来越讨厌这些学生,恶性循环,教师哪还有职业的幸福感可言!一类是苦教书。这样的教师钻研教材与教法,研究学生与学法,开展教育科研与教研,热心继续教育与培训,但不是出于对职业的热爱,而是因为业务上的拔尖、教学上

4、的突出可以为评优评先,工作调动,职称晋升等提供有力的支持。在这种功利目标激励下奋斗的教师可能有某种程度的幸福感,因为努力总会有回报,但这种幸福感不是本质意义上的职业幸福感,甚至由于目标的太过功利性而使这一过程成为心理痛苦的经历。从客观上看困扰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一是社会环境的不均衡性让教师缺少职业幸福感。从教20多年,工资才马马虎虎达到2000多元一个月,10年之内,只相当于服装厂的女工,不足5年的,月工资满打满算1000多元,比不上清洁工,而教师的工作时间远非8小时、10小时可算。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将教师职业幸福感庸俗化、世俗

5、化、物欲化,事实上,存在决定意识,没有必需的客观条件的支撑,哪来心灵的幸福体验?就是在这样的不均衡事实面前,从政府到民间,却有一个共识;教师工资高。这就与教师对自身职业收入的认识形成观念上的"剪刀差",这一认识上的"剪刀差"加剧了教师对职业幸福感的逆向感知,特别是在当前公务员"阳光工资"改革的风口,现在来谈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可能会让教师更产生逆反,形成心理屏障。二是教育内部的不均衡性让教师缺少职业幸福感。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让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存在贫富不均,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师心理上有不公平感;教育行为取向的不均衡

6、性让学校之间的生存条件悬殊,如招生、新教师分配等,农村薄弱学校处于劣势甚至可以说是已经处于被遗忘的角落,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生存条件每况愈下,教师心理上不平衡;教育体制造成的不均衡性使镇管学校与县直学校教师之间的待遇存在巨大差距,教师心理上有巨大的落差感。三是学校自身的不和谐因素让教师缺少职业幸福感。或者是因为管理者的领导策略和艺术造成,或者是因为利益关系冲突造成,教师在职业状态中感受不到幸福。作为学校管理者,上述诸多困扰因素非己功可以化解,理智也是明智的选择是在正视客观事实的前提下从学校实际出发,努力探寻为教师找到职业幸福感的途

7、径。第一,人文环境。作为学校管理者,在无法改变教师所处外部客观环境时,必须努力创建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温馨校园。无论是社会大环境还是教育大背景,均非学校管理者可以改变的客观存在,所以只能在辖区内和职权内动脑筋,想办法,努力创建一个能让教师感觉到温馨的工作环境,从而内心产生职业幸福感。具体说:应致力于民主管理的追求。坚持校务公开,提高教师对校务的知晓程度与参与程度,让教师充分感受到学校管理者对其知情权、参与权的尊重与信任,以充满调动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制度建设上,要坚持民主集中制,走群众路线,让制度形成的复杂过程成为教

8、师参与的生动过程,使教师成为制度制订和执行的统一主体,从而更大程度上使对制度的认可和执行富有源于教师发生内心的高度自觉性。应致力于情感浸染的追求。对教师工作、生活与学习中的实际困难、矛盾和需求,学校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给予关怀,让教师在第一时间得到来自组织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