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新版科学七下第三单元阳光讲义.doc

华师大新版科学七下第三单元阳光讲义.doc

ID:56304096

大小:58.3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0

华师大新版科学七下第三单元阳光讲义.doc_第1页
华师大新版科学七下第三单元阳光讲义.doc_第2页
华师大新版科学七下第三单元阳光讲义.doc_第3页
华师大新版科学七下第三单元阳光讲义.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华师大新版科学七下第三单元阳光讲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1+1教育_科学_老师个性化教案教师胡佳男学生姓名上课日期学科科学年级七年级教材版本浙教版类型知识讲解□:考题讲解□:本人课时统计第()课时共()课时学案主题班主任沈宝莲授课时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学生活动第三章阳光复习提纲1、太阳是一个巨大的不断燃烧的气态球,它以辐射形式不断地向周围释放能量,这种能量叫太阳辐射能。阳光给地球带来光和热是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2、宇宙中的恒星都和太阳一样都是能自行发光的天体,但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宇宙中的所有恒星,对于地球上的观察者来说,都是点光源。因地球离太阳很远,又远比太阳小,所以地

2、球获得的太阳辐射几乎是平行的,地球表面垂直于阳光的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得到的太阳辐射能几乎是相同的。3、点光源发出的光辐射到达被照面单位面积上的光辐射是随距离增大而迅速减小的,这就是为什么离点光源越远的被照面上看起来越暗的道理。4、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表面颜色有关,表面深色的物体比表面浅色的物体能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5、要实验探究表面颜色不同的物体与吸收辐射热的关系。实验器材:大小形状都相同的锥形瓶二只(其中一只用墨汁涂黑)、相同的温度计两支、单空橡皮塞二只,水。1)此实验中还需控制哪些量相同?答:两个锥形瓶中加入水的质量、水的初温、放在同样的地点(如果用灯泡照射,须控制灯泡

3、离两个锥形瓶的距离要一样)、照射一样的时间。(2)实验现象是:涂黑的锥形瓶中的水温升得快。(3)实验结论: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表面颜色有关,表面深色的物体比表面浅色的物体能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6、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强的天然光源。请判断下列哪些是光源?(填序号)③④⑤⑨⑩①光亮的猫眼②晶莹剔透的水珠③眩目的灯光④发光的萤火虫⑤奥运会点燃的火炬⑥璀璨夺目的钻石⑦正在播放影片的电影屏幕⑧金灿灿的奖杯⑨织女星⑩发出生物荧光的深海鱼类7、象火炬这样由于高温而发光,是热光源。另一类,在发光是温度并不高,如日光灯,是冷光源。还有些昆虫和海洋生物能自行发光,如萤火虫、乌

4、贼3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等,这是由于它们的发光细胞中有一种酶与氧作用后,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而产生的发光现象。8、人们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能其他光源的光反射出来。月球本身并不发光,人们能看到月亮是因为它在反射太阳光。9、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10、请解释路灯下人影子的形成原理?当人远离路灯时人影会怎样变化?答: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射到人的身上时被人的身体挡住了,所以在地上会留下阴影。当人远离路灯时,人的影子会变长。11、还有哪些例子可以证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答:小空成像、日食的形成、月食的形成。12、为了形象地描述光的

5、传播路径和方向,通常用一条有方向的射线来表示假想的光线。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13、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又等于3×108米/秒;光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真空中光速;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13、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108千米,称为1个天文单位,光从太阳发出投射到地球需要多少时间?解:t=s/v=1.5×108千米/3×105千米/秒=500秒=8分20秒14、白天,在茂密的森林中的地面上,常能见到一些圆形的光斑,那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产生的像。取一长硬纸板,中间扎一个小孔,拿在手里放在阳光下

6、离地约1米的地方,并使它与地面平行,观察地面,可以见到一个圆形的光斑。当把小孔变成三角形、正方形、菱形和任意形状时,光斑始终是圆形的。那是因为太阳是一个球体,所以太阳通过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像始终是圆的。这里所说的现象是小孔成像的现象,这个像是倒立的,像随物体到小孔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请在下图中画出该物通过小孔所成的像:15、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棱镜的另一侧的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各色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有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首先发现的。16、阳光经过三棱镜后,由于不同色光经棱镜后偏折程度不同,红光偏折程度最小,橙光次之……紫光

7、偏折程度最大,这样就把各色光分离开来,形成色散现象。17、你能解释绚丽多彩的雨后彩虹是怎样形成的?答:雨后由于空气中悬浮着许多小水珠,呈一定角度的阳光照射到这些小水珠后,发生了光的色散,产生了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色散光,这就是所谓的雨后彩虹。18、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单色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复色光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下列色光中属于单色光①②,是属于复色光的是③④①白炽灯灯光②烛光③红光④绿光19、阳光经棱镜发生色散后,在光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