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整千数2教学反思 苏教版.doc

三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整千数2教学反思 苏教版.doc

ID:56320430

大小:2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11

三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整千数2教学反思 苏教版.doc_第1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整千数2教学反思 苏教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整千数2教学反思 苏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认识整千数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整千数”,让学生建立数感。通过本次活动,我觉得认数这样的知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组织教学。一、联系实际,激发兴趣。课前,学生对整万数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他们在生活中对整万数已经有了模糊的认识,这时,出示万人体育馆的照片,当老师说出“这座体育馆大约能坐一万人”和这版报纸大约有1万字时,学生发出了惊讶声。这说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是一片空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现成的生活资源,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引发了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学生以饱满的热情主动地学习下面的新知识。二、联系旧知,发展数感。在让学生直观感受一万的含

2、义时,我是通过数正方体找“一”、“十”、“百”、“千”之间的关系,复习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然后通过数正方体,直观感受“10个一千是一万”,使学生有效地形成对计数单位及其十进关系的认识。在教学整千数和一万的读写时,利用学生熟悉的工具——计数器来帮助学生学习,使学生已有的认数经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拓展数位顺序表时也就没有困难了。三、联系生活,加强体验。数感的建立要渗透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的点滴之中。因此,在设计教案时,通过“一万个学生站在操场上”体验到了一万的大,通过猜一猜“一万本数学书叠起来有多高”和“一万个苹果吃多少年”,学生猜得不准,那是因为学生的

3、知识水平不够,这时我选择了告诉,从学生的眼神和惊叹声中,我知道,学生对一万的含义有了更深的体验。四、注意细节,锻炼能力。整千数的读写是十分简单的,但对学生的2学习过程更应作细致要求。写对是主要的,但写好、写美也应重视,写完更有必要让学生作一下检查,眼高手低的事我们大人也常有,别说小孩了,嘴上念得挺准,写时忘写或少写一位的常有。再如,看似简单的口算,学生心里是怎么想的,也要让他们多说说,如1000+9000怎么等于10000,是考察是否理解10000的关键。说得清,辨得明,也能让理解速度慢的同学有个参考,多好!五、本课的不足。因为刚刚接手本班不到一个月,所以在课堂上对学生放得不是很

4、开,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在某些问题得处理上给学生充分探讨交流的时间太少,比如在教学整千数加、减整千数的口算方法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然后让他们各抒己见,把他们看成学习的主人,学习自信心才更容易建立,同学之间也才会慢慢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其次是计数器的使用这一块处理比较薄弱,应该让学生人人准备一个计数器,当我问学生一万怎么拨的时候,有学生回答在千位上拨10颗珠子,这时候如果有计数器就可以让学生一起拨,然后再次体会满十进一的思想,也就是对于教学中的意外生成可以灵动地处理,另外还可以增设一个环节,你想拨出哪个数就拨出哪个数。让学生自己操作,可能学生会拨出整千和一万,也

5、可能拨出几千几十几百的数,虽然这是下节课的内容,但是在本节课作为知识的拓展也未尝不可,这样设计感觉处理活,还显得生动点比较多,更能锻炼教师自身的教学机智。再次,当学生在交流第1题时已经讲到了整千数加、减整千数的口算方法,这时我应该马上跳到第4题,可我还是按部就班的接下去讲第2题、第3题。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永远值得探究的学问。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