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活动:找朋友

小班活动:找朋友

ID:5647187

大小:2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21

小班活动:找朋友_第1页
小班活动:找朋友_第2页
小班活动:找朋友_第3页
小班活动:找朋友_第4页
小班活动:找朋友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班活动:找朋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班活动:找朋友小班活动:找朋友小班活动:找朋友小班活动:找朋友小班活动:找朋友小班活动:找朋友小班活动:找朋友一、设计思路:&ldqu;找朋友&rdqu;是主题活动&ldqu;好朋友&rdqu;下的一个集体数学活动,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许多的生活用品,其中很多的生活用品在一起才有用,如牙膏要和牙刷一起才可以刷牙,它们是一对分不开的朋友,桌子和椅子也是。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也有自己的好朋友,因此我选择了这一自生活的内容作为本次活动的素材,用集体教学的形式引导幼儿发现原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东西都是有关联的,并尝试为它们找一找朋友,

2、配配对。二、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体验两个物体之间不同的对应关系,并进行相应的匹配。2、通过连线配对,感知匹配的概念,培养幼儿分析判断能力。三、活动准备:蜡笔、纸、信封、邮筒、花朵、衣服、桌子等图片、蜡笔、牙刷、小椅子、碗、幼儿操作纸。四、活动过程:一、初步感知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1、师:今天老师想画一幅画寄给我的好朋友。重点提问:你们知道画画的时候需要哪些东西吗?总结:对拉,画画的时候需要蜡笔和纸,笔和纸在一起我们就可以画画了,所以呀它们是一对好朋友。2、师:老师已经把画装进了信封里,准备寄给我的好朋友,那你们知道寄信的时候应

3、该把信放进什么里面吗?总结:寄信的时候把信放进邮筒里,那信和邮筒你们觉得它们是不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也是一对好朋友。二、做游戏,找朋友(继续感知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1、师:那我们现在就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吧。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在你们的桌子上找一找,看一看,有没有它的好朋友?(若是幼儿找不到,教师适当提示。一共出示三物品。)2、教师继续出示第二样物品。3、教师出示第三样物品。总结:你们真是太厉害拉,一点都没有难倒你们,都找到了它们的好朋友。三、幼儿操作(进一步感知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1、重点提问:这些是什么?你们认识吗?告诉我你看到

4、了什么?幼儿:我看到了XX重点提问:找找看,你觉的XX的好朋友是谁?总结:对对对,XX的朋友是XX(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念)。我们用一个好办法让两个好朋友手牵手,用一条线把它们连起。2、重点提问:你们还看到了什么?(XX)重点提问:XX的好朋友是谁?总结:XX的朋友是XX(幼儿再次跟着老师一起念)。我们也用线把它们连起。3、师:还有谁没有找到好朋友?(XX)重点提问:XX的好朋友是谁?总结:XX的朋友是XX(幼儿再次跟着老师一起念)我们用线把它们连起。4、师:现在你们的桌子上也有一些东西,它们也想找好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和老师一

5、样,选一个你喜欢的颜色,让两个好朋友手牵手,用线把他们连起。、幼儿完成操作,教师适当点评总结:今天我们帮那么多的物品找到了好朋友,真是太开心拉,我们下次在一起找好吗?五、活动自我反思:活动共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引入,以我说要寄信给好朋友引出笔和纸,信和邮箱是好朋友,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个环节是游戏部分,在第一个环节中幼儿已经初步了解到了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做游戏的时候大部分的幼儿都找对了朋友,但是还是会有一部分的幼儿找错了朋友,这个游戏中我只准备了三个好朋友,觉得幼儿没有玩的尽兴,可以在增加一到两个朋友

6、。第三个环节是幼儿操作,也是重点部分。我首先出示了自己准备好的范例图,让幼儿通过观察和他们的已有经验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然后请幼儿为这些物品找朋友,在这个环节中,我请的幼儿有点少,应该多请几个幼儿上说一说找一找,之后就是让幼儿操作。操作下,幼儿完成的还是不错的,基本上都能找到对应的物品,通过幼儿的操作活动&ldqu;为物品找朋友&rdqu;这一形式,感知生活中许多物品是要在一起才有用的,同时也体验到帮助他人的乐趣,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了解对生活中其他物品的关联关系,培养幼儿分析判断的能力。最后让幼儿说一说你为谁找到了朋友,我只请了2

7、个幼儿,应该也再多请1到2个,让幼儿说的多点。不足之处:1、在第三个环节中展示范例图的时候应该把范例图上的物品一一介绍,让幼儿们认识了以后在开始让他们找朋友,不然有的幼儿虽然知道谁是谁的朋友,但是叫不出这个物品的名字。2、幼儿操作包可以不必剪开,让幼儿提升经验。3、最后讲解的时候应该让幼儿全部停下后在讲解,不然有的幼儿都没有听见。整个活动中可以让幼儿说的再多一点,老师说的少一点。六、活动点评:看的出整个活动是靠游戏完成的,它摆脱了枯燥、无味,充满了童趣,因此小朋友的积极性较高、兴趣浓厚。在活动中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不相同的,蔡老师鼓励

8、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参加活动,并且能正确的完成操作。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孩子的积极性都很高,只是在活动的设计上还得多动脑筋,就是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尽量带动气氛让幼儿开心的随着老师的引导能正确的区分谁和谁是好朋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